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8页 |
·选题背景 | 第9-12页 |
·白洋淀流域污染虽有好转,但仍较严重 | 第9页 |
·白洋淀流域污染治理对保护华北气候环境的意义 | 第9-10页 |
·当地旅游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对白洋淀流域污染治理的要求 | 第10页 |
·当前白洋淀流域污染治理机制中农民参与的缺失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研究方法与路线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研究路线 | 第16-17页 |
·文章可能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2 研究依据 | 第18-25页 |
·理论依据 | 第18-22页 |
·环境经济学 | 第18页 |
·参与式理论 | 第18-22页 |
·法律依据 | 第22-23页 |
·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 第22-23页 |
·环境保护的基本制度 | 第23页 |
·调查数据 | 第23-25页 |
3 白洋淀流域面源污染现状及特征 | 第25-28页 |
·白洋淀流域概况 | 第25页 |
·白洋淀流域的面源污染现状 | 第25-26页 |
·生活污染 | 第25-26页 |
·农业污染 | 第26页 |
·旅游业污染 | 第26页 |
·白洋淀流域面源污染的特征 | 第26-28页 |
4 白洋淀流域面源污染治理农民责任与作用分析 | 第28-32页 |
·白洋淀流域面源污染治理的责任主体分析 | 第28-30页 |
·政府责任分析 | 第28-29页 |
·农民责任分析 | 第29-30页 |
·白洋淀流域农民参与式治理的作用 | 第30-32页 |
·实现政府决策目标的重要保证 | 第30页 |
·政府决策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 第30页 |
·有利于环境治理工程的后期运行维护 | 第30-32页 |
5 农民参与白洋淀流域面源污染治理现状分析 | 第32-39页 |
·参与现状 | 第32-34页 |
·参与观念 | 第32页 |
·参与行为 | 第32-33页 |
·组织参与 | 第33-34页 |
·农民参与面源污染治理程度低的原因分析 | 第34-36页 |
·环境公共产品让农民搭便车 | 第34-35页 |
·农民缺乏环境伦理 | 第35页 |
·社会治理机制不健全 | 第35-36页 |
·促进农民参与的经济学分析 | 第36-39页 |
·农民获得的效益 | 第36-37页 |
·经济学分析 | 第37-39页 |
6 农民参与治理白洋淀流域面源污染模式保障机制的对策建议 | 第39-42页 |
·建立农民环保教育与培训制度 | 第39页 |
·建立农民环保教育制度 | 第39页 |
·完善农民科技培训制度 | 第39页 |
·建立农民参与的信息和激励机制 | 第39-40页 |
·建立白洋淀流域污染信息发布系统 | 第39-40页 |
·建立农民参与治理的奖励与补贴机制 | 第40页 |
·建立农民参与的监督机制 | 第40页 |
·建立农民参与的决策机制 | 第40-42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2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6-47页 |
作者简介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