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康复治疗对肺癌肺叶切除术后患者的疗效分析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4页 |
1.1 肺癌发病原因 | 第11-13页 |
1.1.1 吸烟 | 第11页 |
1.1.2 职业和环境接触 | 第11-12页 |
1.1.3 电离辐射 | 第12页 |
1.1.4 既往肺部慢性感染 | 第12页 |
1.1.5 遗传等因素 | 第12页 |
1.1.6 大气污染 | 第12-13页 |
1.2 肺癌的 TNM 分期 | 第13-14页 |
1.2.1 T 分期 | 第13页 |
1.2.2 N 分期 | 第13页 |
1.2.3 M 分期 | 第13-14页 |
1.3 肺癌的分型 | 第14-15页 |
1.3.1 以肿瘤发生的部位分型 | 第14页 |
1.3.2 以肿瘤肉眼形态分型 | 第14页 |
1.3.3 以组织病理分型 | 第14-15页 |
1.4 肺癌的临床表现 | 第15-16页 |
1.5 肺癌的治疗 | 第16-17页 |
1.5.1 化学治疗 | 第16页 |
1.5.2 放射治疗 | 第16-17页 |
1.5.3 手术治疗 | 第17页 |
1.5.4 肺癌生物免疫治疗 | 第17页 |
1.6 肺叶切除后对患者影响 | 第17-18页 |
1.7 肺癌肺叶切除术后肺康复的现状 | 第18页 |
1.8 肺康复治疗概况 | 第18-24页 |
1.8.1 呼吸功能训练的分类 | 第18-19页 |
1.8.2 呼吸功能训练的原则 | 第19页 |
1.8.3 呼吸功能训练的目的 | 第19页 |
1.8.4 呼吸功能训练的方法及其作用 | 第19-24页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第24-29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24-25页 |
2.1.1 病例入选标准 | 第24页 |
2.1.2 病例排除标准 | 第24页 |
2.1.3 术后符合的对象条件 | 第24-25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2.2.1 研究对象分组 | 第25页 |
2.2.2 治疗方法 | 第25-27页 |
2.3 评定方法 | 第27-28页 |
2.3.1 肺功能测定 | 第28页 |
2.3.2 6 分钟步行实验 | 第28页 |
2.3.3 气短指数测定 | 第28页 |
2.4 统计学方法 | 第28页 |
2.5 质量控制 | 第28-29页 |
第3章 结果 | 第29-33页 |
3.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的比较 | 第29页 |
3.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其它一般资料的比较 | 第29-30页 |
3.3 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 1 个月肺功能比较 | 第30-31页 |
3.4 六分钟步行测试比较 | 第31页 |
3.5 气短指数比较 | 第31-33页 |
第4章 讨论 | 第33-37页 |
4.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进行分析讨论 | 第33页 |
4.2 两组肺功能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 第33-34页 |
4.3 两组 6 分钟步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 第34页 |
4.4 两组气短指数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 第34-35页 |
4.5 总体分析讨论 | 第35-37页 |
第5章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附录 | 第42-45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