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意义及现状 | 第9-10页 |
1.2 课题难点与创新点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11-13页 |
第2章 时间同步技术综述 | 第13-25页 |
2.1 因特网上的时间同步 | 第13-19页 |
2.1.1 NTP | 第13-16页 |
2.1.2 PTP | 第16-19页 |
2.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 | 第19-22页 |
2.2.1 基于receiver-receiver的同步算法 | 第19-20页 |
2.2.2 基于pair-wise的双向同步算法 | 第20-21页 |
2.2.3 基于sender-receiver的单向同步算法 | 第21-22页 |
2.3 P2P网络的时间同步 | 第22-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IMS重叠网络的时间同步方案 | 第25-35页 |
3.1 MS重叠网络介绍 | 第25-27页 |
3.2 SIP协议的相关重要概念 | 第27-29页 |
3.3 网络对时间同步的需求 | 第29-30页 |
3.4 时间同步方案设计 | 第30-33页 |
3.4.1 同步需求的应对策略 | 第30-32页 |
3.4.2 设计方案的整体框架 | 第32-3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4章 时间同步协议的详细设计 | 第35-51页 |
4.1 同步消息的传输机制 | 第35-38页 |
4.2 节点本地保存的数据 | 第38-40页 |
4.3 同步消息内容格式的定义 | 第40-45页 |
4.3.1 REGISTER | 第40-41页 |
4.3.2 REGISTER的响应 | 第41-42页 |
4.3.3 SUBSCRIBE | 第42-43页 |
4.3.4 SUBSCRIBE的响应 | 第43页 |
4.3.5 NOTIFY | 第43-44页 |
4.3.6 NOTIFY的响应 | 第44-45页 |
4.4 网络实体对同步信息的处理 | 第45-49页 |
4.4.1 新节点与注册服务器的行为 | 第45-46页 |
4.4.2 同步请求方的行为 | 第46-48页 |
4.4.3 同步应答方的行为 | 第48-49页 |
4.4.4 代理服务器的行为 | 第4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5章 技术实现与验证 | 第51-67页 |
5.1 用SIPp实现时间同步 | 第51-60页 |
5.1.1 时间的获取与设置 | 第51-52页 |
5.1.2 主要处理流程 | 第52-54页 |
5.1.3 SIPp脚本编写 | 第54-56页 |
5.1.4 实验运行结果 | 第56-60页 |
5.2 用OMNeT++仿真时间同步 | 第60-66页 |
5.2.1 模拟时钟的构建 | 第60-61页 |
5.2.2 仿真场景布置 | 第61-63页 |
5.2.3 节点的行为 | 第63页 |
5.2.4 仿真结果 | 第63-6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