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序言:一个假象案例引发的思考 | 第10-14页 |
一、 案例阐述及分析 | 第10页 |
二、 刺破公司面纱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 | 第10-14页 |
第一章 反向刺破公司法人格面纱的法理基础及制度价值 | 第14-19页 |
第一节 反向刺破公司法人格面纱的制度内涵 | 第14页 |
第二节 反向刺破公司法人格面纱制度的法理要件 | 第14-16页 |
一、 反向刺破适用的法理基础 | 第14-15页 |
二、 反向刺破适用的前提条件 | 第15-16页 |
第三节 反向刺破适用的价值意义 | 第16-19页 |
一、 社会经济价值 | 第16-17页 |
二、 正义价值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美国判例法下外部反向刺破制度的启示 | 第19-30页 |
第一节 外部反向刺破理论的发展阻碍 | 第19-29页 |
一、 在理论上外部反向刺破发展的阻碍 | 第19-21页 |
二、 在实践中外部反向刺破所遇到的障碍 | 第21-29页 |
第二节 外部反向刺破制度发展障碍的原因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我国反向刺破公司面纱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 第30-44页 |
第一节 刺破公司面纱的类型 | 第30-32页 |
第二节 外部反向刺破法人格制度适用的构成条件 | 第32-37页 |
一、 主体要件 | 第32-35页 |
二、 行为要件 | 第35页 |
三、 主观要件 | 第35-37页 |
第三节 我国反向刺破法人格面纱制度的司法实践问题分析 | 第37-44页 |
第四章 外部反向刺破法人格面纱制度在我国适用的建议 | 第44-47页 |
一、 关于外部反向刺破制度的立法建议 | 第45页 |
二、 外部反向刺破制度的司法适用问题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谢辞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