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1章 P2P网络借贷平台概述 | 第10-16页 |
1.1 P2P网贷平台的概念及特征 | 第10-11页 |
1.2 P2P网络借贷平台在我国的演进 | 第11-13页 |
1.2.1 P2P网贷平台的发展概况 | 第11页 |
1.2.2 P2P网贷平台迅速发展的原因 | 第11-12页 |
1.2.3 P2P网贷平台的异化 | 第12-13页 |
1.3 我国P2P网贷平台问题频发 | 第13-16页 |
1.3.1“伪平台”的负面影响 | 第13-14页 |
1.3.2“迟到的”的政府监管 | 第14-16页 |
第2章 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运营的金融风险 | 第16-24页 |
2.1 非法集资的风险 | 第16-19页 |
2.1.1 平台汇集资金池 | 第17页 |
2.1.2 平台未尽职核查借款人 | 第17-18页 |
2.1.3 平台做庞氏骗局 | 第18-19页 |
2.2 非法经营的风险 | 第19-20页 |
2.2.1 非法从事买卖证券 | 第19页 |
2.2.2 非法从事融资性担保业务 | 第19-20页 |
2.3 挪用资金的风险 | 第20-21页 |
2.3.1 平台资金与客户资金混同 | 第20页 |
2.3.2 资金缺乏监管 | 第20-21页 |
2.4 洗钱的风险 | 第21-24页 |
2.4.1 平台未有效审核投资者和资金 | 第21-22页 |
2.4.2 异化“产品”助“势” | 第22页 |
2.4.3 客户个人信息泄露 | 第22-24页 |
第3章 我国P2P网贷平台的监管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4-32页 |
3.1 网贷平台监管文件的评析 | 第24-29页 |
3.1.1 网贷平台监管规范性文件的评析 | 第24-25页 |
3.1.2《监管办法》(草案)的评析 | 第25-29页 |
3.1.3《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规范》(初稿)的评析 | 第29页 |
3.2 P2P网贷平台监管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9-32页 |
3.2.1 关于P2P网贷平台的监管规则层级低 | 第29-30页 |
3.2.2 对于P2P网贷平台监管职责界定不明确 | 第30页 |
3.2.3 关于P2P网贷平台的监管行为流于形式 | 第30-32页 |
第4章 我国网络借贷平台运营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的构建 | 第32-44页 |
4.1 域外网贷平台运营风险监管法律制度之借鉴 | 第32-36页 |
4.1.1 域外网贷平台运营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的背景 | 第32-33页 |
4.1.2 美英网贷平台的监管方式 | 第33-35页 |
4.1.3 美英网贷平台监管对我国的启示 | 第35-36页 |
4.2 构建我国P2P网贷平台运营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的思考 | 第36-44页 |
4.2.1 树立P2P网贷平台“适度监管”的理念 | 第36页 |
4.2.2 P2P网贷平台监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36-37页 |
4.2.3 事前监管:确立P2P网贷平台的风险防范机制 | 第37-39页 |
4.2.4 事中监管:确立P2P网贷平台经营过程中的风控机制 | 第39-41页 |
4.2.5 事后监管:保障P2P网贷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 第41-44页 |
结语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5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