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药用植物节节草和大叶钩藤的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木贼科植物节节草分离鉴定的化合物 | 第10-13页 |
大叶钩藤叶中分离鉴定的化合物结构 | 第13-15页 |
缩略词表 | 第15-16页 |
引言 | 第16-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7-18页 |
第一章 木贼科植物节节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18-61页 |
1.1 前言 | 第18-21页 |
1.2 木贼科植物节节草化合物结构解析 | 第21-44页 |
1.2.1 节节草中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 第21-44页 |
1.3 实验部分 | 第44-59页 |
1.3.1 仪器与材料 | 第44-45页 |
1.3.2 植物来源 | 第45页 |
1.3.3 提取与分离 | 第45-47页 |
1.3.4 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及波谱数据 | 第4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第二章 大叶钩藤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61-83页 |
2.1 前言 | 第61-63页 |
2.2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63-74页 |
2.2.1 化合物结构解析 | 第63-74页 |
2.3 实验部分 | 第74-82页 |
2.3.1 仪器与材料 | 第74-75页 |
2.3.2 植物来源 | 第75页 |
2.3.3 提取与分离 | 第75-76页 |
2.3.4 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及波谱数据 | 第76-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3页 |
第三章 钩藤属植物及木贼科植物的研究进展 | 第83-115页 |
3.1 钩藤属植物研究进展 | 第83-103页 |
3.1.1 前言 | 第83-85页 |
3.1.2 钩藤属的化学成分 | 第85-99页 |
3.1.2.1 生物碱类 | 第85-94页 |
3.1.2.2 三萜及皂苷 | 第94-97页 |
3.1.2.3 黄酮及其苷类 | 第97-99页 |
3.1.2.4 其他类 | 第99页 |
3.1.3 钩藤属药理活性 | 第99-103页 |
3.1.3.1 对心血管系统的活性 | 第100-101页 |
3.1.3.2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 第101页 |
3.1.3.3 抗炎作用 | 第101-102页 |
3.1.3.4 抗肿瘤活性 | 第102页 |
3.1.3.5 免疫调节作用 | 第102页 |
3.1.3.6 抗病毒作用 | 第102页 |
3.1.3.7 在中医戒毒中的作用 | 第102-103页 |
3.1.3.8 其他药理作用 | 第103页 |
3.1.4 小结 | 第103页 |
3.2 木贼科植物研究进展 | 第103-109页 |
3.2.1 木贼科植物化学成分 | 第103-107页 |
3.2.1.1 紫罗兰酮类 | 第103-104页 |
3.2.1.2 黄酮及其苷类 | 第104-105页 |
3.2.1.3 三萜类 | 第105-106页 |
3.2.1.4 生物碱类 | 第106-107页 |
3.2.1.5 苯丙素类及酚酸类 | 第107页 |
3.2.1.6 其他类 | 第107页 |
3.2.2 木贼科植物的药理活性 | 第107-108页 |
3.2.3 小结 | 第108-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5页 |
附录:部分化合物图谱 | 第115-126页 |
致谢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