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问题提出 | 第10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2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2.1 感觉寻求的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2.2 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2.3 攻击性行为的相关研究 | 第15-17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17-21页 |
3.1 研究模型 | 第17-18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18页 |
3.3 研究对象 | 第18-19页 |
3.4 研究工具 | 第19页 |
3.5 施测过程 | 第19-20页 |
3.6 数据处理 | 第20-21页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第21-36页 |
4.1 中职生感觉寻求、应对方式、攻击行为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 第21-23页 |
4.2 中职生感觉寻求、应对方式、攻击行为的差异性检验结果 | 第23-27页 |
4.3 中职生感觉寻求、应对方式、攻击性行为的相关和回归分析 | 第27-33页 |
4.4 应对方式在感觉寻求对攻击性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 第33-36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36-40页 |
5.1 中职生感觉寻求、应对方式与攻击性行为的整体情况讨论 | 第36-37页 |
5.2 中职生感觉寻求、应对方式与攻击性行为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讨论 | 第37-38页 |
5.3 中职生感觉寻求、应对方式与攻击性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讨论 | 第38-4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0-42页 |
6.1 结论 | 第40页 |
6.2 教育建议 | 第40页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附录 | 第45-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