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农民生存境遇的书写—阎连科小说论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11-15页 |
第一章 历史的戏仿与解构 | 第15-38页 |
第一节 历史的戏仿 | 第17-30页 |
一、乌托邦:宏大目标 | 第17-21页 |
二、权威者:动员与改造 | 第21-25页 |
三、“劳苦人”的集体无意识 | 第25-30页 |
第二节 历史的解构 | 第30-38页 |
一、去乌托邦:徒劳的壮举 | 第30-33页 |
二、以集体之名:私欲的膨胀 | 第33-36页 |
三、坠入苦难深渊的“劳苦人” | 第36-38页 |
第二章 现代化进程的审视与省思 | 第38-55页 |
第一节 艰难的城乡一体化 | 第40-48页 |
一、农民进城的代价:物化的身体 | 第40-43页 |
二、“村改镇”现象:“炸裂”式发展 | 第43-46页 |
三、吊诡的“反哺”农村 | 第46-48页 |
第二节 权力宰制下的宿命 | 第48-55页 |
一、逃离土地的背后:乡村政治的“去伦理”化 | 第48-50页 |
二、军营与高校权力体制的拒斥 | 第50-52页 |
三、男权意识下的女性悲剧命运 | 第52-55页 |
第三章 乡土精神的失落与作家的重塑 | 第55-66页 |
第一节 农民传统精神的失落 | 第56-60页 |
一、金钱异化的“准城市人” | 第56-58页 |
二、攀附权势的变形人 | 第58-60页 |
第二节 作家对农民传统精神的重塑 | 第60-66页 |
一、重塑乡土精神守护者形象 | 第60-63页 |
二、重建乡土精神家园 | 第63-66页 |
结语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后记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