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程序中律师辩护权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1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四 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五 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一章 侦查程序中律师辩护权的基础理论 | 第14-22页 |
第一节 侦查程序中的律师辩护权概述 | 第14-16页 |
一 律师辩护权的内涵 | 第14-15页 |
二 侦查程序中的律师辩护权 | 第15-16页 |
第二节 侦查程序中律师辩护权的法理基础 | 第16-19页 |
一 人权保障理念 | 第17页 |
二 控辩平衡理论 | 第17-18页 |
三 无罪推定原则 | 第18页 |
四 程序正义理念 | 第18-19页 |
第三节 律师在侦查程序中享有辩护权的诉讼价值 | 第19-22页 |
一 规范侦查权力,实现控辩平衡 | 第19-20页 |
二 查清案件事实,防范冤假错案 | 第20页 |
三 有效履行职责,提高诉讼效率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国外侦查程序中的律师辩护权考察 | 第22-29页 |
第一节 英美法系主要国家 | 第22-24页 |
一 英国 | 第22-23页 |
二 美国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大陆法系主要国家 | 第24-27页 |
一 德国 | 第24-25页 |
二 日本 | 第25-26页 |
三 法国 | 第26-27页 |
第三节 考察综述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我国侦查程序中律师辩护权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29-42页 |
第一节 我国侦查程序中律师辩护权的现状 | 第29-31页 |
一 确立律师在侦查程序中的辩护人地位 | 第29页 |
二 会见通信权得以明确 | 第29-30页 |
三 调查取证权有所加强 | 第30-31页 |
四 权利救济措施得到完善 | 第31页 |
第二节 我国侦查程序中律师辩护权存在的问题 | 第31-39页 |
一 会见通信权难以落实 | 第31-34页 |
二 调查取证权缺乏有力支撑 | 第34-35页 |
三 侦查阶段律师阅卷权缺失 | 第35-37页 |
四 侦查讯问时律师无在场权 | 第37页 |
五 律师豁免权制度不成熟 | 第37-38页 |
六 权利救济无力,程序性制裁缺失 | 第38-39页 |
第三节 我国侦查程序中律师辩护权所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39-42页 |
一 传统法律观念深入人心 | 第39-40页 |
二 控辩双方地位不平等 | 第40页 |
三 重实体轻程序,重打击轻保障 | 第40页 |
四 律师社会地位低,辩护意见不受重视 | 第40-42页 |
第四章 我国侦查程序中律师辩护权的完善与保障 | 第42-52页 |
第一节 我国侦查程序中律师辩护权的完善 | 第42-49页 |
一 切实保障会见通信权 | 第42-44页 |
二 强化律师调查取证权 | 第44-46页 |
三 赋予律师阅卷权 | 第46-47页 |
四 创立律师讯问在场权 | 第47-49页 |
第二节 我国侦查程序中律师辩护权的保障 | 第49-52页 |
一 加强执业保障,完善律师豁免权 | 第49-50页 |
二 强化权利救济,构建程序性制裁机制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个人简历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