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工业区规划、商业区规划论文

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规划对策研究--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研究意义和目标第10-11页
        1.2.1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2 研究目标第11页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第11-14页
        1.3.1 研究内容第11-13页
        1.3.2 技术框架第13-14页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第14-27页
    2.1 概念界定第14-16页
        2.1.1 低效工业用地第14-15页
        2.1.2 规划对策第15-16页
    2.2 案例研究第16-22页
        2.2.1 深圳案例第16-19页
        2.2.2 济南案例第19-21页
        2.2.3 案例总结第21-22页
    2.3 研究动态第22-27页
        2.3.1 国内研究动态第22-25页
        2.3.2 国外研究动态第25-27页
第三章 苏州工业园区低效工业用地现状第27-53页
    3.1 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历程和工业用地现状第27-30页
        3.1.1 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历程第27-29页
        3.1.2 工业用地现状第29-30页
    3.2 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动因第30-31页
        3.2.1 苏州跻身特大城市第30页
        3.2.2 工业园区能级提升第30-31页
        3.2.3 土地供给难以为继第31页
    3.3 苏州工业园区低效工业用地的识别第31-46页
        3.3.1 识别标准第31-32页
        3.3.2 苏州工业园区低效工业用地类型总结第32-46页
    3.4 苏州工业园区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的困境第46-53页
        3.4.1 土地产权制度限制第46-48页
        3.4.2 政府管理体制乏力第48-51页
        3.4.3 企业生产特征制约第51-52页
        3.4.4 苏州工业园区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问题的认定第52-53页
第四章 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的规划对策第53-66页
    4.1 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的原则第53-55页
        4.1.1 政府引导原则第53-54页
        4.1.2 市场运作原则第54页
        4.1.3 规划引导原则第54页
        4.1.4 利益协调原则第54-55页
    4.2 引入股份合作制第55-57页
        4.2.1 苏州地区股份合作制的背景第55页
        4.2.2 股份合作制成为资产转换新模式第55-57页
    4.3 引入再开发单元制第57-60页
        4.3.1 建立再开发单元第58-59页
        4.3.2 差异化的再开发单元第59-60页
    4.4 引入弹性用地制第60-64页
        4.4.1 弹性化的再开发单元第60-61页
        4.4.2“灰色”用地第61-63页
        4.4.3“白色”用地第63-64页
    4.5 引入公众参与机制第64页
    4.6 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对策体系的评估第64-66页
第五章 研究结论总结及展望第66-68页
    5.1 研究成果及不足第66页
    5.2 研究展望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0页
图表目录第70-72页
    一、图目录第70-71页
    二、表目录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作者简历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邢台市农村生态环境问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ALKBH与前列腺癌关系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