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仪器、仪表论文--光学仪器论文

基于损耗特性的光学元件表面质量表征研究

致谢第3-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引言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光学元件表面质量表征的方法第10-13页
    1.3 光学元件的缺陷第13-14页
    1.4 光学元件的散射和吸收第14-18页
        1.4.1 光学元件的散射第14-16页
        1.4.2 光学元件的吸收第16-18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8-19页
2 散射理论及数值计算第19-37页
    2.1 散射理论第19-32页
        2.1.1 Kirchhoff近似第19-24页
        2.1.2 Rayleigh假设第24-26页
        2.1.3 Beckmann散射理论第26-28页
        2.1.4 总散射第28-29页
        2.1.5 Mie散射理论第29-32页
    2.2 数值计算第32-36页
        2.2.1 不同表面粗糙度光学元件的散射计算第32-33页
        2.2.2 不同尺寸表面缺陷的散射计算第33-35页
        2.2.3 光学元件总散射的理论分析第35-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3 光散射法表征光学元件的表面质量第37-53页
    3.1 总散射测量装置简介第37-38页
    3.2 总散射值法表征光学元件的表面质量第38-40页
        3.2.1 实验样品的选择第38-39页
        3.2.2 硅基片样品的总散射值第39-40页
    3.3 散射图法表征光学元件的表面质量第40-46页
        3.3.1 硅基片样品表面缺陷与散射图的关系第40-43页
        3.3.2 散射图表征硅基片样品的表面质量第43-45页
        3.3.3 光散射法表征大口径光学元件的表面质量第45-46页
    3.4 表面微观粗糙度、表面缺陷与散射的关系第46-52页
        3.4.1 表面微观粗糙度与总散射的关系第46-49页
        3.4.2 表面缺陷与总散射的关系第49-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4 吸收损耗表征光学元件的表面质量第53-66页
    4.1 激光量热法测量光学元件的微弱吸收第53-59页
        4.1.1 激光量热法第53-55页
        4.1.2 硅基片样品镀膜前后吸收的变化第55-57页
        4.1.3 光学元件缺陷位置处吸收的变化第57-59页
    4.2 表面热透镜法探究光学元件的表面质量第59-65页
        4.2.1 表面热透镜法第59-61页
        4.2.2 表面热透镜实验装置简介第61-62页
        4.2.3 吸收图法表征光学元件的表面质量第62-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5 总结与展望第66-68页
    5.1 论文主要工作第66-67页
    5.2 对后续工作的建议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3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定性研究方法的李士懋教授特色汗法传承研究
下一篇:辽宁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履约行为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