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2页 |
符号说明 | 第13-14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4-34页 |
前言 | 第14-16页 |
1. 种子发育过程中油脂积累的一般规律 | 第16-19页 |
2. 与脂肪酸合成和油脂积累相关的两个关键转录因子 | 第19-31页 |
2.1 LEC1转录因子 | 第19-28页 |
2.1.1 NF-Y转录因子的结构和分类 | 第19-25页 |
2.1.2 LEC1的表达模式及调控 | 第25-27页 |
2.1.3 LEC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 | 第27页 |
2.1.4 LEC1调控脂肪酸合成和油脂积累中的作用 | 第27-28页 |
2.2 MYB类转录因子 | 第28-31页 |
2.2.1 MYB转录因子的结构和分类 | 第28-29页 |
2.2.2 MYB转录因子的生物学功能 | 第29-30页 |
2.2.3 AtMYB118在种子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 第30-31页 |
3. 本研究的目的及实施方案 | 第31-34页 |
第二部分 实验论文 | 第34-74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4-41页 |
1.1 植物材料及种植 | 第34页 |
1.2 菌株及质粒 | 第34-36页 |
1.3 试剂及培养基的配制 | 第36-40页 |
1.4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0页 |
1.5 引物序列 | 第40-41页 |
1.5.1 PCR检测引物 | 第40-41页 |
1.5.2 荧光定量PCR引物 | 第4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1-55页 |
2.1 转基因花生外源基因检测 | 第41-46页 |
2.1.1 花生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41-43页 |
2.1.2 PCR检测 | 第43-44页 |
2.1.3 目的片段的回收、连接和转化 | 第44-45页 |
2.1.4 质粒提取 | 第45-46页 |
2.1.5 重组质粒的酶切验证 | 第46页 |
2.2 转基因花生株系外源基因表达分析 | 第46-53页 |
2.2.1 植物RNA的提取—CTAB法 | 第46-47页 |
2.2.2 RNA纯化 | 第47-48页 |
2.2.3 第一链cDNA的合成 | 第48页 |
2.2.4 QRT-PCR | 第48-49页 |
2.2.5 花生种子总蛋白提取和定量 | 第49-50页 |
2.2.6 SDS-PAGE电泳 | 第50-51页 |
2.2.7 转膜和丽春红染色 | 第51-52页 |
2.2.8 抗体孵育及曝光显影 | 第52-53页 |
2.3 转基因花生相关表型分析 | 第53-54页 |
2.3.1 转基因花生农艺性状调查 | 第53页 |
2.3.2 近红外反射光谱(NIR)对转基因花生籽粒品质性状的分析 | 第53页 |
2.3.3 索氏提取法测定转基因花生粗脂肪含量 | 第53-54页 |
2.3.4 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转基因花生籽粒脂肪酸组成 | 第54页 |
2.4 转基因花生中脂肪酸合成及油脂积累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第54-5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5-70页 |
3.1 过表达AtLEC1和AtMYB118转基因花生检测结果 | 第55-58页 |
3.2 转基因植株中外源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58-61页 |
3.2.1 转录水平分析 | 第58-59页 |
3.2.2 蛋白水平上的western blot结果分析 | 第59-61页 |
3.3 转基因花生农艺性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61-62页 |
3.4 转基因株系含油量和脂肪酸组成分析 | 第62-67页 |
3.4.1 近红外反射光谱分析结果 | 第62-64页 |
3.4.2 索氏提取法检测转基因花生籽粒粗脂肪含量 | 第64-65页 |
3.4.3 GC-MS法检测转基因花生籽粒脂肪酸含量与组成 | 第65-67页 |
3.5 转基因花生籽粒中与脂肪酸合成和油脂积累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67-70页 |
4. 讨论 | 第70-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附件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