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草炭土湿地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线路工程对湿地的环境效应研究 | 第13-14页 |
1.2.3 线路工程对其周边土壤的影响研究 | 第14-16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样本采集 | 第18-23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8-20页 |
2.2 样品采集与分析 | 第20-23页 |
第3章 线路工程对草炭土的理化性质影响研究 | 第23-38页 |
3.1 前言 | 第23页 |
3.2 草炭土的理化性质试验 | 第23-30页 |
3.2.1 草炭土的密度 | 第23-25页 |
3.2.2 含水率 | 第25-26页 |
3.2.3 PH值 | 第26-27页 |
3.2.4 有机质含量 | 第27-28页 |
3.2.5 分解度 | 第28-30页 |
3.3 线路工程对草炭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30-37页 |
3.3.1 对草炭土物理性质的影响 | 第30-34页 |
3.3.2 对草炭土化学性质的影响 | 第34-37页 |
3.4 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线路工程对草炭土湿地的重金属效应 | 第38-51页 |
4.1 前言 | 第38页 |
4.2 线路工程对重金属在草炭土湿地中富集的影响 | 第38-45页 |
4.2.1 重金属离子的选择 | 第38页 |
4.2.2 重金属离子的检测 | 第38-39页 |
4.2.3 线路工程对草炭土的重金属污染研究 | 第39-43页 |
4.2.4 重金属含量与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第43-45页 |
4.3 草炭土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探究 | 第45-50页 |
4.3.1.吸附实验 | 第45-49页 |
4.3.2.最大吸附量的影响因素 | 第49-50页 |
4.4 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线路工程对草炭土湿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第51-58页 |
5.1 前言 | 第51页 |
5.2 线路工程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第51-57页 |
5.2.1 q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荧光定量分析 | 第51-54页 |
5.2.2 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分析 | 第54-57页 |
5.3 小结 | 第57-5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6.1 结论 | 第58页 |
6.2 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参与科研项目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