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SP理论的微信读书平台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21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一)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二)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8页 |
(一)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三) 理论综述 | 第17-18页 |
四 研究创新及意义 | 第18-21页 |
(一) 研究创新 | 第18-1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9-21页 |
第一章 微信读书平台发展现状 | 第21-30页 |
第一节 移动阅读市场宏观环境 | 第21-24页 |
一 政治因素(Politics) | 第21-22页 |
二 经济因素(Economy) | 第22-23页 |
三 社会因素(Society) | 第23页 |
四 技术因素(Technology)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微信读书移动阅读平台概述 | 第24-26页 |
一 产品概述 | 第24-26页 |
二 平台定位 | 第26页 |
第三节 微信读书平台结构 | 第26-28页 |
一 背景:集团支持 | 第26-27页 |
二 基础:平台支持 | 第27页 |
三 扩展:微信读书 | 第27-28页 |
第四节 微信读书运营模式 | 第28-30页 |
一 产品差异化战略 | 第28-29页 |
二 关系营销 | 第29-30页 |
第二章 USP理论下的微信读书平台功能与效果 | 第30-48页 |
第一节 微信读书USP路径选择与确立 | 第30-31页 |
一 USP路径选择 | 第30-31页 |
二 USP确立 | 第31页 |
第二节 基于USP的功能与服务 | 第31-38页 |
一 功能解构 | 第31-32页 |
二 USP:社交互动功能 | 第32-34页 |
三 核心:阅读功能 | 第34-35页 |
四 加分功能与服务:用户体验 | 第35-38页 |
第三节 效果反馈 | 第38-48页 |
一 问卷设计 | 第38页 |
二 样本选择 | 第38页 |
三 回收问卷 | 第38页 |
四 数据分析 | 第38-48页 |
第三章 微信读书平台与同品类产品的对比 | 第48-60页 |
第一节 资源对比 | 第48-49页 |
第二节 功能与服务对比 | 第49-53页 |
一 附加讯息功能 | 第49-50页 |
二 交互性功能 | 第50页 |
三 个性化服务 | 第50-51页 |
四 合作服务 | 第51-53页 |
第三节 定位对比 | 第53-55页 |
第四节 对比结果:微信读书平台优势与不足 | 第55-60页 |
一 微信读书的优势总结 | 第55-57页 |
二 微信读书所现不足 | 第57-60页 |
第四章 微信读书平台发展策略建议 | 第60-64页 |
第一节 制定宣传推广策略,提高信息触达率 | 第60-61页 |
一 利用既有资源 | 第60页 |
二 利用外部资源 | 第60-61页 |
第二节 完善基础建设,加强用户聚合 | 第61-62页 |
一 内容资源提供 | 第61页 |
二 官方网站建设 | 第61-62页 |
三 建立复合型互动关系链 | 第62页 |
第三节 提高平台创新,巩固用户忠诚度 | 第62-64页 |
一 盈利模式创新 | 第62-63页 |
二 功能创新 | 第63-64页 |
结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 | 第68-72页 |
个人简历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