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现状 | 第8-10页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1-14页 |
第二章 旅游纪念品及相关概念 | 第14-30页 |
2.1 旅游纪念品的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2.2 旅游纪念品的功用 | 第15-17页 |
2.2.1 对旅游产业的功用 | 第15-16页 |
2.2.2 对地域文化的功用 | 第16页 |
2.2.3 对游客的功用 | 第16-17页 |
2.3 旅游纪念品的文化属性 | 第17-23页 |
2.3.1 旅游纪念品的民族性 | 第18-21页 |
2.3.2 旅游纪念品的象征性 | 第21-22页 |
2.3.3 旅游纪念品的实用性 | 第22-23页 |
2.4 旅游纪念品的分类 | 第23-26页 |
2.4.1 自然观光类 | 第23页 |
2.4.2 文化旅游类 | 第23-24页 |
2.4.3 休闲度假类 | 第24-25页 |
2.4.4 工业产品类 | 第25页 |
2.4.5 传统手工艺品类 | 第25-26页 |
2.5 消费接受主体的消费行为及心理分析 | 第26-30页 |
2.5.1 旅游纪念品消费需要的分析 | 第27-28页 |
2.5.2 购物心理分析 | 第28-29页 |
2.5.3 购物行为分析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南京地域文化及其符号化实现 | 第30-54页 |
3.1 旅游文化概述 | 第30-35页 |
3.1.1 “知行合一”的儒家文化 | 第31-32页 |
3.1.2 “仙人于山”的道家文化 | 第32-34页 |
3.1.3 “拜山礼佛”的佛家文化 | 第34-35页 |
3.2 南京旅游文化资源 | 第35-44页 |
3.2.1 南京区位特点 | 第35-36页 |
3.2.2 南京旅游文化分类 | 第36-44页 |
3.3 南京地域文化的符号性及应用 | 第44-54页 |
3.3.1 南京地域旅游文化的媒介性及符号性 | 第44-45页 |
3.3.2 南京地域文化应用的对象及符号 | 第45-52页 |
3.3.3 旅游纪念品创新设计与南京地域文化的传承、保护 | 第52-54页 |
第四章 南京旅游纪念品的创新设计 | 第54-73页 |
4.1 现有旅游纪念品设计的弊端 | 第54-55页 |
4.1.1 南京传统旅游纪念品分析 | 第54-55页 |
4.1.2 南京旅游纪念品市场存在的普遍问题 | 第55页 |
4.2 国内外旅游纪念品设计分析 | 第55-59页 |
4.2.1 “京味儿”旅游纪念品设计 | 第55-57页 |
4.2.2 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旅游纪念品设计 | 第57-58页 |
4.2.3 台北市旅游纪念品设计 | 第58-59页 |
4.3 南京旅游纪念品创新设计策略 | 第59-73页 |
4.3.1 南京传统旅游纪念品的创新设计策略 | 第59-62页 |
4.3.2 南京现代旅游纪念品的创新设计策略 | 第62-67页 |
4.3.3 南京旅游纪念品品牌创新 | 第67-73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