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结构原理、结构力学论文

悬臂施工箱梁桥空间效应及腹板应力状态的精细化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3页
    1.1 桥梁实用分析方法及设计软件现状第8-9页
        1.1.1 杆系模型第8页
        1.1.2 三维有限元模型第8-9页
    1.2 桥梁工程中的裂缝问题第9-11页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1-13页
第2章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基本理论第13-26页
    2.1 混凝土的本构模型第13-22页
        2.1.1 混凝土的单轴抗压应力应变关系第14-19页
        2.1.2 混凝土的强度准则(即破坏准则)第19-20页
        2.1.3 混凝土的破坏类型第20-22页
    2.2 钢筋的本构模型第22-24页
        2.2.1 钢筋的本构模型第22-23页
        2.2.2 预应力筋的本构模型第23-24页
    2.3 粘结应力-滑移本构模型第24-25页
        2.3.1 分段折线(曲线)模型第24-25页
        2.3.2 连续曲线模型第25页
    2.4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第25-26页
第3章 薄壁箱梁空间有限元理论第26-37页
    3.1 箱梁空间效应的分解第26-29页
        3.1.1 横向挠曲变形第27页
        3.1.2 纵向弯曲变形第27-28页
        3.1.3 刚性扭转变形第28页
        3.1.4 畸变变形第28-29页
    3.2 薄壁箱梁空间受力分析方法第29-31页
    3.3 薄壁箱梁空间有限元理论第31-33页
        3.3.1 空间梁单元理论第32-33页
        3.3.2 块单元理论第33页
    3.4 钢筋混凝土的协调模型第33-34页
    3.5 预应力在ANSYS中的建模方式第34-37页
        3.5.1 等效荷载法第34-35页
        3.5.2 实体力筋法第35-37页
第4章 基于RNAS-PCBB的悬臂施工箱梁桥空间模型的建立第37-59页
    4.1 RNAS-PCBB模拟系统介绍第37-54页
        4.1.1 主要的技术原理第37-38页
        4.1.2 系统组成第38-39页
        4.1.3 悬浇施工箱梁桥模块第39-54页
    4.2 箱梁模型的建立第54-58页
        4.2.1 桥梁介绍第54-57页
        4.2.2 整体模型结构第57页
        4.2.3 空间预应力钢筋体系第57-58页
    4.3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5章 箱梁的剪力滞和活载应力放大第59-70页
    5.1 箱梁剪力滞效应分析第59-67页
        5.1.1 自重作用下截面应力分布第60-61页
        5.1.2 预应力作用下截面应力分布第61-62页
        5.1.3 恒载(自重+预应力)作用下截面应力分布第62-63页
        5.1.4 箱梁剪力滞计算结果第63-65页
        5.1.5 箱梁翼缘有效分布宽度系数第65-67页
    5.2 箱梁活载正应力偏载系数第67-70页
第6章 PC箱梁桥的腹板配束设计第70-79页
    6.1 竖向预应力效应分析第70-74页
        6.1.1 竖向预应力的作用第70页
        6.1.2 竖向预应力损失计算第70-71页
        6.1.3 竖向预应力对腹板的效应分析第71-74页
    6.2 腹板下弯束效应分析第74-79页
第7章 PC箱梁桥合龙段底板的应力状态及配束设计第79-85页
    7.1 箱梁底板纵向裂缝概述第79页
    7.2 箱梁底板纵向裂缝原因分析第79-80页
    7.3 有限元模型分析第80-85页
第8章 箱梁齿板的局部应力分析及配筋设计第85-90页
    8.1 端部锚固区域的受力分析第85-86页
    8.2 预应力齿板局部应力分析第86-88页
    8.3 预应力齿板锚固区钢筋布置第88-90页
第9章 结论与展望第90-92页
    9.1 全文主要结论第90-91页
    9.2 有待深化研究的问题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6页
致谢第96-9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城乡环保一体化发展的法律对策研究
下一篇:耳鼻喉住院青少年紧密关系互动特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