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基于杂多酸和原位反应的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

中文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7页
    1.1 配位化学概述第15页
    1.2 金属-有机配合物第15-21页
        1.2.1 影响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因素第16-17页
        1.2.2 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合成方法第17-18页
        1.2.3 金属-有机配合物的拓扑和网络结构第18-20页
        1.2.4 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应用第20-21页
    1.3 金属-有机配合物的研究趋势第21-25页
        1.3.1 杂多酸第21-23页
        1.3.2 原位反应第23-25页
    1.4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25-26页
    参考文献第26-37页
第二章 基于杂多酸阴离子诱导的超分子异构体结构及性质研究第37-59页
    2.1 概述第37页
    2.2 实验部分第37-39页
        2.2.1 试剂与仪器第37-38页
        2.2.2 K_(12.5)Na_(1.5)[NaP_5W_(30)O_(110)]·15H_2O的合成第38页
        2.2.3 晶体的培养第38-39页
    2.3 配合物的晶体数据第39-44页
    2.4 晶体结构的描述第44-47页
    2.5 配合物表征及其性质第47-53页
        2.5.1 电子顺磁共振测试第47-48页
        2.5.2 阴离子诱导效应第48-49页
        2.5.3 配合物1和2的循环伏安特征第49-51页
        2.5.4 配合物1和2的X射线粉末衍射吸收分析(PXRD)第51-52页
        2.5.5 配合物1和2的热重分析(TGA)第52-53页
        2.5.6 配合物1和2的红外光谱图第53页
    2.6 小结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第三章 基于杂多酸的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第59-87页
    3.1 前言第59-60页
    3.2 实验部分第60-62页
        3.2.1 试剂与仪器第60-61页
        3.2.2 K_(12.5)Na_(1.5)[NaP5W_(30)O_(110)]·15H_2O的合成第61页
        3.2.3 晶体的培养第61-62页
    3.3 配合物的晶体数据第62-71页
    3.4 晶体结构的描述第71-76页
        3.4.1 配合物3的结构描述第71-72页
        3.4.2 配合物4的结构描述第72-74页
        3.4.3 配合物5的结构描述第74-75页
        3.4.4 配合物6的结构描述第75-76页
    3.5 配合物表征及其性质第76-82页
        3.5.1 配合物3-6的循环伏安特征第76-78页
        3.5.2 配合物3的催化性质第78-80页
        3.5.3 配合物3-6的X射线粉末衍射吸收分析(PXRD)第80-81页
        3.5.4 配合物3-6的热重分析(TGA)第81页
        3.5.5 配合物3-6的红外光谱图第81-82页
    3.6 小结第82页
    参考文献第82-87页
第四章 基于原位反应的可控的Cu(Ⅱ)金属-有机配合物第87-106页
    4.1 前言第87-88页
    4.2 实验部分第88-89页
        4.2.1 试剂与仪器第88-89页
        4.2.2 晶体的培养第89页
    4.3 配合物的晶体数据第89-91页
    4.4 晶体结构的描述第91-94页
        4.4.1 配合物7的结构描述第91-93页
        4.4.2 配合物8的结构描述第93页
        4.4.3 配合物7组装过程中,发生的原位反应顺丁烯二酸转化为苹果酸的机理研究第93-94页
    4.5 配合物表征及其性质第94-96页
        4.5.1 配合物7的催化性质第94-96页
        4.5.2 配合物7的X射线粉末衍射吸收分析(PXRD)第96页
    4.6 小结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6页
第五章 基于原位反应的Ag(Ⅰ)金属-有机配合物第106-119页
    5.1 前言第106-107页
    5.2 实验部分第107-108页
        5.2.1 试剂与仪器第107页
        5.2.2 晶体的培养第107-108页
    5.3 配合物的晶体数据第108-109页
    5.4 晶体结构的描述第109-110页
    5.5 配合物表征及其性质第110-113页
        5.5.1 配合物9的高分辨质谱图第110-111页
        5.5.2 配合物9的荧光光谱图第111-112页
        5.5.3 配合物9的X射线粉末衍射吸收分析(PXRD)第112-113页
        5.5.4 配合物9的TGA/DSC图第113页
    5.6 小结第113-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19页
致谢第119-120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20-121页
附件第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药益气养阴解毒方联合EGFR-TKI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新辅助化疗在晚期卵巢癌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