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识系统设计与受众认知方式的关联性研究--以文化场所导识系统设计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绪论 | 第14-19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14页 |
二、 相关研究状况 | 第14-16页 |
三、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6页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7页 |
五、 研究框架与论文组织 | 第17-18页 |
注释 | 第18-19页 |
第一章 文化场所导识系统的构成因素及其特征 | 第19-28页 |
第一节 关于文化场所的界定 | 第19-20页 |
一、 广义的文化场所 | 第19页 |
二、 本文所研究的文化场所 | 第19页 |
三、 文化场所的功能特征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导识系统的概念及内涵 | 第20-22页 |
一、 概念内涵 | 第20-21页 |
二、 导识系统设计 | 第21-22页 |
三、 文化场所导视系统的特征 | 第22页 |
第三节 导识系统的构成要素 | 第22-25页 |
一、 形式要素 | 第22-24页 |
二、 内容要素 | 第24-25页 |
三、 认知要素 | 第25页 |
第四节 导识系统设计的宗旨 | 第25-26页 |
一、 以“导”为前提 | 第25-26页 |
二、 以“识”为基础 | 第26页 |
三、 “导”与“识”的统一为目的 | 第26页 |
注释 | 第26-28页 |
第二章 文化场所导识系统的受众及其认知方式 | 第28-36页 |
第一节 文化场所的一般受众 | 第28-30页 |
一、 受众的构成及特征 | 第28-29页 |
二、 受众目的及需求分析 | 第29页 |
三、 受众需求的整合与归纳 | 第29-30页 |
第二节 受众的一般认知方式 | 第30-32页 |
一、 认知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 第30-31页 |
二、 受众的认知过程及方式 | 第31-32页 |
三、 文化场所受众的认知特点 | 第32页 |
第三节 受众认知与导识设计的关系 | 第32-35页 |
一、 导识设计以受众认知为基点 | 第32-34页 |
二、 受众认知通过导识得以提升 | 第34页 |
三、 导识系统与受众认知相互依存 | 第34-35页 |
注释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基于受众认知的导识系统设计及案例分析 | 第36-52页 |
第一节 文化场所导识系统的设计思想 | 第36-43页 |
一、 适应受众的认知水平 | 第36-37页 |
二、 突显文化场所的展示理念 | 第37-40页 |
三、 引导受众有条理的接受信息 | 第40-41页 |
四、 提升受众的综合感受能力 | 第41-43页 |
第二节 文化场所导识系统的设计构思 | 第43-45页 |
一、 理解特定场所的展示理念 | 第43-44页 |
二、 把握目标受众的认知水平 | 第44页 |
三、 熟悉展示空间及展示内容 | 第44页 |
四、 有针对性地展开设计构思 | 第44-45页 |
第三节 文化场所导识系统的设计表达 | 第45-51页 |
一、 图形符号 | 第45-48页 |
二、 文字信息 | 第48-50页 |
三、 色彩规划 | 第50-51页 |
四、 综合评价 | 第51页 |
注释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