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大花萱草品种杂交后代形态学和细胞学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20页 |
1.1 萱草种质资源概况 | 第10页 |
1.2 萱草育种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育种目标 | 第10-12页 |
1.2.2 育种方法 | 第12-13页 |
1.3 形态学研究 | 第13-16页 |
1.3.1 质量性状研究 | 第14页 |
1.3.2 数量性状研究 | 第14-16页 |
1.4 核型研究 | 第16-19页 |
1.4.1 核型分析的理论 | 第16-18页 |
1.4.2 核型分析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20页 |
2 亲本及子代形态学研究 | 第20-37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1页 |
2.1.1 材料 | 第20页 |
2.1.2 方法 | 第20-21页 |
2.1.3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1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1-36页 |
2.2.1 物候期观测 | 第21-22页 |
2.2.2 质量性状的研究 | 第22-23页 |
2.2.3 数量性状的研究 | 第23-30页 |
2.2.4 变异系数分析 | 第30-31页 |
2.2.5 相关性分析 | 第31-33页 |
2.2.6 因子分析 | 第33-36页 |
2.3 讨论 | 第36-37页 |
3 核型分析 | 第37-60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37-38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37页 |
3.1.2 试验药品 | 第37页 |
3.1.3 药品配制 | 第37页 |
3.1.4 方法步骤 | 第37-38页 |
3.1.5 数据统计及分析 | 第38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8-59页 |
3.2.1 亲代染色体核型分析 | 第38-40页 |
3.2.2 子代染色体核型分析 | 第40-55页 |
3.2.3 亲本与子代染色体核型比较分析 | 第55-59页 |
3.3 讨论 | 第59-60页 |
4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附录 | 第65-67页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
作者简历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