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3 研究目标 | 第10-11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2.1 社会生态学的发展与应用 | 第12-13页 |
2.2 社会生态学因素 | 第13页 |
2.3 体育中的社会生态学 | 第13-15页 |
2.4 体育参与行为的相关研究 | 第15-19页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19-28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19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3.2.1 文献资料法 | 第19页 |
3.2.2 问卷调查法 | 第19页 |
3.2.3 数理统计分析法 | 第19页 |
3.3 抽样方法及信效检验 | 第19-28页 |
3.3.1 抽样方法 | 第20-21页 |
3.3.2 预试问卷项目分析 | 第21-24页 |
3.3.3 预试问卷的效度分析 | 第24-27页 |
3.3.4 预试问卷信度检验 | 第27-28页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8-44页 |
4.1 中学生体育锻炼背景因素变量说明 | 第28-30页 |
4.1.1 年龄因素 | 第28页 |
4.1.2 性别因素 | 第28-29页 |
4.1.3 参与体育团队(或社团)经验因素 | 第29-30页 |
4.1.4 家庭体育设备 | 第30页 |
4.1.5 环境体育场地 | 第30页 |
4.2 青岛市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现状 | 第30-35页 |
4.2.1 被调查者背景资料分析 | 第31-32页 |
4.2.2 参与体育锻炼的方式 | 第32-33页 |
4.2.3 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频度 | 第33-34页 |
4.2.4 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 | 第34页 |
4.2.5 中学生每次参与体育锻炼的强度 | 第34页 |
4.2.6 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地点选择 | 第34-35页 |
4.3 青岛市中学生体育锻炼的行为特征 | 第35-38页 |
4.3.1 中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现况分析 | 第35-37页 |
4.3.2 青岛市中学生规律体育参与行为的探讨 | 第37-38页 |
4.4 不同背景因素学生在体育参与行为的差异分析 | 第38-39页 |
4.5 不同环境因素中学生在体育参与行为的比较 | 第39-42页 |
4.5.1 不同环境因素的中学生在体育参与行为上差异检验 | 第39-40页 |
4.5.2 不同环境因素的中学生在体育参与行为上的事后比较 | 第40-42页 |
4.6 中学生体育特质与体育参与行为的探讨 | 第42-44页 |
4.6.1 体育健康信念、体育社会支持及体育自我效能与体育参与行为的相关 | 第42页 |
4.6.2 体育健康信念、体育社会支持及体育自我效能对体育参与行为的预测回归模型 | 第42-44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44-46页 |
5.1 结论 | 第44-45页 |
5.2 建议 | 第45-46页 |
5.2.1 强化中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 | 第45页 |
5.2.2 构建中学生体育参与动机机制 | 第45页 |
5.2.3 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个人简历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