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研究现状及本文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1-28页 |
·国外河口冲淡水扩展及低盐水团现象的研究 | 第11-13页 |
·长江冲淡水扩展特征及动力机制研究 | 第13-19页 |
·长江冲淡水扩展区域的低盐水团现象及其动力机制 | 第19-23页 |
·国外河口和长江冲淡水扩展的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本文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25-28页 |
2. 基于新型σ-z 混合坐标的POM-σ-z 模式建立 | 第28-56页 |
·新型σ-z 混合坐标的提出 | 第28-35页 |
·POM 模式介绍 | 第35-43页 |
·POM-σ-z 模式数值计算方法 | 第43-56页 |
3. 长江冲淡水扩展数值模式的建立及数值模拟 | 第56-95页 |
·长江冲淡水扩展的数值模式建立 | 第56-61页 |
·长江冲淡水扩展的数值模拟检验 | 第61-67页 |
·长江冲淡水扩展区域实际低盐水团的数值模拟检验 | 第67-74页 |
·本章附图 | 第74-95页 |
4. 理想河口数值模型分析长江冲淡水扩展及低盐水团动力机制 | 第95-122页 |
·计算模型设置 | 第95页 |
·理想河口冲淡水扩展的数值模拟 | 第95-96页 |
·一些动力因子非突变形式的变化对冲淡水扩展及低盐水团的影响 | 第96-99页 |
·一些动力因子突变对冲淡水扩展及低盐水团的影响 | 第99-102页 |
·对理想河口数值模拟结果的小结 | 第102-104页 |
·本章附图 | 第104-122页 |
5. 长江冲淡水扩展区域实际低盐水团的形成和演变特征及动力机制分析 | 第122-188页 |
·1977 年8 月低盐水团的形成和演变特征及动力机制数值分析 | 第122-128页 |
·1983 年8 月低盐水团的形成和演变特征及动力机制数值分析 | 第128-133页 |
·1986 年8 月低盐水团的形成和演变特征及动力机制数值分析 | 第133-138页 |
·1997 年8 月低盐水团的形成和演变特征及动力机制数值分析 | 第138-143页 |
·实际低盐水团形成和演变特征及动力机制的综合分析 | 第143-145页 |
·本章附图 | 第145-188页 |
6. 小结 | 第188-193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88-190页 |
·本文主要创新性 | 第190-191页 |
·下一步研究工作设想 | 第191-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193-200页 |
致谢 | 第200-201页 |
附录 | 第2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