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消化系肿瘤论文--肠肿瘤论文

肠道菌群异常在小鼠结直肠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引言第14-19页
    0.1 结直肠炎症与癌症第14-15页
    0.2 肠道菌群与炎症及肿瘤的关系第15-16页
    0.3 花青素第16-17页
    0.4 花青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第17-18页
    0.5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8-19页
第1章 高通量测序检测黑树莓花青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第19-26页
    1.1 引言第19页
    1.2 实验材料第19-20页
        1.2.1 实验动物、试剂第19页
        1.2.2 主要仪器设备第19-20页
        1.2.3 BRB饲料配制第20页
    1.3 实验方法及步骤第20-22页
        1.3.1 动物模型的建立第20-21页
        1.3.2 肠道菌群鉴定第21-22页
    1.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2-25页
    1.5 结论第25-26页
第2章 RT-PCR检测BRB花青素对个别菌种的调控作用第26-32页
    2.1 引言第26页
    2.2 实验材料第26-27页
        2.2.1 实验试剂第26页
        2.2.2 主要仪器设备第26-27页
    2.3 实验方法及步骤第27-29页
        2.3.1 小鼠粪便RNA的提取及cDNA的合成第27-28页
        2.3.2 引物设计及Real-Time PCR第28-29页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9-31页
        2.4.1 黑树莓花青素上调肠道有益菌的表达第29-30页
        2.4.2 黑树莓花青素下调肠道有害菌的表达第30-31页
        2.4.3 各实验组中直肠真杆菌,柔嫩梭菌,乳酸杆菌,脱硫脱硫弧菌和粪肠球菌的相对表达第31页
    2.5 结论第31-32页
第3章 黑树莓花青素及肠道菌群代谢物对结直肠癌细胞的影响第32-52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实验材料第32-36页
        3.2.1 细胞系,生化试剂和耗材第32-34页
        3.2.2 主要仪器设备第34页
        3.2.3 试剂的配制第34-36页
    3.3 实验方法第36-45页
        3.3.1 肠道菌群的培养条件第36-37页
        3.3.2 肠道菌群代谢物的收集第37页
        3.3.3 Caco2,SW480和HCT-116 细胞的培养,处理和收集第37-40页
        3.3.4 体外培养细胞RNA的提取及cDNA的合成第40-41页
        3.3.5 引物设计及Real-Time PCR第41-42页
        3.3.6 小鼠肠上皮细胞的获取第42页
        3.3.7 肠上皮细胞及体外培养细胞总蛋白质的提取第42-43页
        3.3.8 细胞总蛋白质浓度的测定(BCA法)第43页
        3.3.9 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第43-45页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5-50页
        3.4.1 BRB花青素促进肠道微生物群落增加第45-46页
        3.4.2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对结直肠癌细胞生存率的影响第46-47页
        3.4.3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处理细胞后,SIRT1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第47-48页
        3.4.4 BRB花青素下调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第48-50页
    3.5 结论第50-52页
第4章 结论与展望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府支持对企业环保投入的影响研究--基于资源型企业的经验证据
下一篇:财政承受力约束下的PPP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