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黑龙江省试点行业“营改增”政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2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的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的目的第11页
        1.1.3 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第12-19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9页
        1.2.3 研究评述第19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9-22页
        1.3.1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3.2 研究方法第20-22页
第2章“营改增”改革的必要性分析第22-38页
    2.1“营改增”的理论依据第22-25页
        2.1.1 税收中性理论第22-23页
        2.1.2 最优课税理论第23页
        2.1.3 税收负担理论第23-25页
    2.2“营改增”的相关概念第25-28页
        2.2.1 三次产业和服务业的定义第25页
        2.2.2 现代服务业的定义第25-27页
        2.2.3 部分现代服务业的范围第27-28页
    2.3“营改增”的必要性第28-33页
        2.3.1 是完善税收制度的需要第28-30页
        2.3.2 是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第30页
        2.3.3 是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的需要第30-31页
        2.3.4 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第31-32页
        2.3.5 是国际贸易转型升级的需要第32-33页
    2.4 现行“营改增”政策的主要内容第33-36页
        2.4.1 试点地区和征税范围第33-35页
        2.4.2 适用税率和征收率第35-36页
        2.4.3 过渡期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第36页
    2.5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3章 黑龙江省“营改增”政策效应分析第38-61页
    3.1 数据来源和测算方法第38-39页
        3.1.1 数据来源第38页
        3.1.2 测算方法第38-39页
    3.2“营改增”纳税人分布情况分析第39-43页
        3.2.1 分类型、行业、地区第39-41页
        3.2.2 对经济的贡献率预测第41-43页
    3.3“营改增”对税负的影响分析第43-52页
        3.3.1 理论分析:对小规模纳税人税负影响第44-45页
        3.3.2 理论分析:对一般纳税人税负影响第45-46页
        3.3.3 税负变动的实际情况第46-47页
        3.3.4 税负下降的原因第47-48页
        3.3.5 减税规模和减税结构第48-52页
    3.4“营改增”对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分析第52-56页
        3.4.1 利于第三产业发展第52-53页
        3.4.2 深化专业分工第53-54页
        3.4.3 促进社会就业第54-55页
        3.4.4 扩大国内需求第55-56页
        3.4.5 改善外贸进出口第56页
    3.5“营改增”对财政收入和财税体制的影响分析第56-60页
        3.5.1 方财政收入第56-58页
        3.5.2 中央财政收入第58页
        3.5.3 推动税制改革第58-59页
        3.5.4 倒逼财政体制改革第59页
        3.5.5 深化国地税合作第59-60页
    3.6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4章 黑龙江“营改增”政策反映出的问题及原因第61-66页
    4.1 部分纳税人税负不降反升第61-63页
    4.2 短期内减少地方财政收入第63-64页
    4.3 加重中央和地方财权矛盾第64-65页
    4.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5章 完善“营改增”相关政策的建议第66-72页
    5.1 完善“营改增”政策的建议第66-68页
        5.1.1 加大“营改增”改革力度第66-67页
        5.1.2 合理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第67页
        5.1.3 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第67-68页
    5.2“营改增”背景下发展黑龙江省经济的建议第68-70页
        5.2.1 加速调整产业结构第68-69页
        5.2.2 提高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第69页
        5.2.3 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第69-70页
        5.2.4 优化现代服务业组织结构第70页
    5.3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结论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后记第77-78页
个人简历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emicryptophane分子笼的合成及其在识别、分子机器和超分子催化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马克思自由观的形成及其理论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