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27页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镁及镁合金的物理性质及机械性能 | 第10-11页 |
1.3 镁合金塑性变形机理 | 第11-17页 |
1.3.1 镁合金的滑移 | 第11-14页 |
1.3.2 镁合金的孪生 | 第14-15页 |
1.3.3 镁合金中的二次孪晶 | 第15页 |
1.3.4 镁合金再结晶机制 | 第15-17页 |
1.4 晶体的塑性模拟 | 第17-23页 |
1.4.1 晶体塑性模拟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4.2 VPSC介绍 | 第19-23页 |
1.5 影响镁合金塑性变形的因素 | 第23-24页 |
1.6 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 | 第24-27页 |
2 实验材料和试验方法 | 第27-37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7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2.2.1 拉伸实验 | 第27-28页 |
2.2.2 压缩实验 | 第28页 |
2.2.3 热处理工艺 | 第28页 |
2.3 材料微观组织表征 | 第28-30页 |
2.3.1 金相观察 | 第29页 |
2.3.2 XRD织构测试 | 第29-30页 |
2.4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 | 第30-31页 |
2.4.1 EBSD基本工作原理 | 第30-31页 |
2.4.2 EBSD样品的制备过程 | 第31页 |
2.5 实验数据处理 | 第31-32页 |
2.6 晶体动力学 | 第32-37页 |
2.6.1 VOCE硬化 | 第34-35页 |
2.6.2 PTR孪晶模型 | 第35-37页 |
3 AZ31镁合金的机械行为模拟 | 第37-49页 |
3.1 实验材料及准备 | 第37-38页 |
3.2 压缩和拉伸实验及结果 | 第38-42页 |
3.3 模拟部分 | 第42-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4 材料参数对于模拟镁合金塑性变形的影响 | 第49-61页 |
4.1 实验材料及准备 | 第49-50页 |
4.2 VPSC模拟部分 | 第50-51页 |
4.3 VPSC模拟结果 | 第51-61页 |
4.3.1 关于镁合金塑性变形为的模拟 | 第51-54页 |
4.3.2 临界剪切应力对于流变应力的影响 | 第54-55页 |
4.3.3 临界剪切应力对于塑性各向异性的影响。 | 第55-56页 |
4.3.4 孪晶体积分数 | 第56-57页 |
4.3.5 孪生诱发硬化 | 第57-58页 |
4.3.6 平面拉伸实验的使用 | 第58页 |
4.3.7 本章小结 | 第58-61页 |
5 关于AZ31镁合金退孪生的研究 | 第61-71页 |
5.1 试样原始织构以及实验方法 | 第61-62页 |
5.2 不同预压量下AZ31镁合金的试样的织构及取向差分析 | 第62-66页 |
5.3 变形态AZ31镁合金经过不同程度的拉伸后的试样的织构演化 | 第66-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6 结论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附录 | 第79-83页 |
A. 程序介绍 | 第79-83页 |
B.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