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西部凹陷清水洼陷周边沙三段致密砂岩有效储层叠前地震预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前言 | 第9-15页 |
0.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9页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0.2.1 致密砂岩油气藏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0.2.2 叠前地震反演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0.3 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1-12页 |
0.4 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2-15页 |
0.4.1 研究的内容 | 第12-13页 |
0.4.2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研究区区域概况 | 第15-26页 |
1.1 地理位置及勘探开发简况 | 第15-16页 |
1.1.1 地理位置与构造位置 | 第15-16页 |
1.1.2 勘探开发简况 | 第16页 |
1.2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6-26页 |
1.2.1 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 第16-18页 |
1.2.2 地层发育及岩性组合特征 | 第18-19页 |
1.2.3 沉积体系类型和分布 | 第19-22页 |
1.2.4 储层特征 | 第22-26页 |
第二章 岩石物理分析 | 第26-49页 |
2.1 测井曲线预处理 | 第26-31页 |
2.1.1 测井曲线预处理 | 第26-30页 |
2.1.2 密度预测 | 第30-31页 |
2.2 岩石物理分析 | 第31-36页 |
2.2.1 岩石物理分析的工作流程 | 第31-33页 |
2.2.2 岩石物理模型诊断 | 第33-35页 |
2.2.3 基于岩石物理的测井资料分析校正 | 第35-36页 |
2.3 测井资料校正及效果分析 | 第36-38页 |
2.4 横波预测 | 第38-43页 |
2.4.1 横波预测理论与方法 | 第38-41页 |
2.4.2 横波预测及效果分析 | 第41-43页 |
2.5 弹性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43-46页 |
2.6 相对脆性研究 | 第46-48页 |
2.7 岩石物理分析小结 | 第48-49页 |
第三章 叠前储层预测 | 第49-64页 |
3.1 地震资料评价 | 第49-50页 |
3.2 叠前储层预测 | 第50-57页 |
3.2.1 层位标定和子波提取 | 第50-53页 |
3.2.2 叠前道集优化 | 第53-54页 |
3.2.3 角道集叠加 | 第54-56页 |
3.2.4 叠前同时反演 | 第56-57页 |
3.3 多属性交会解释 | 第57-58页 |
3.4 叠前反演效果分析 | 第58-64页 |
第四章 砂体分布特征及三维雕刻 | 第64-83页 |
4.1 砂体分布特征 | 第64-74页 |
4.2 砂体三维雕刻 | 第74-83页 |
第五章 有效储层分析及预测 | 第83-99页 |
5.1 岩心数据分析 | 第83页 |
5.2 典型储层剖析 | 第83-87页 |
5.3 有效储层下限分析 | 第87-89页 |
5.4 正演扰动实验 | 第89-91页 |
5.5 有效储层分析 | 第91页 |
5.6 孔隙度和砂岩含量预测 | 第91-96页 |
5.6.1 孔隙度预测 | 第91-93页 |
5.6.2 砂岩含量预测 | 第93-96页 |
5.7 有效储层分布 | 第96-99页 |
结论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2页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第102-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