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及问题分析 | 第16-27页 |
2.1 云计算概述 | 第16-20页 |
2.1.1 云计算概念 | 第16-17页 |
2.1.2 云计算特点 | 第17-18页 |
2.1.3 云计算体系结构 | 第18-20页 |
2.2 移动云计算概述及问题分析 | 第20-23页 |
2.2.1 移动云计算概念 | 第20-21页 |
2.2.2 移动云计算特点及服务模型 | 第21-23页 |
2.2.3 移动云计算问题分析 | 第23页 |
2.3 SLA概述 | 第23-26页 |
2.3.1 SLA定义 | 第23-24页 |
2.3.2 SLA协商 | 第24-25页 |
2.3.3 SLA生命周期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移动云计算中的动态带宽分配方法 | 第27-39页 |
3.1 带宽分配相关技术 | 第27-28页 |
3.1.1 动态带宽分配技术 | 第27页 |
3.1.2 虚拟化技术 | 第27-28页 |
3.2 移动云计算动态带宽分配过程 | 第28-34页 |
3.2.1 带宽资源等级映射 | 第28-31页 |
3.2.2 带宽资源分配比例 | 第31-32页 |
3.2.3 相关变量定义 | 第32页 |
3.2.4 动态带宽分配基本思想 | 第32-34页 |
3.3 动态带宽资源分配算法 | 第34-38页 |
3.3.1 带宽分配具体实现过程 | 第34-36页 |
3.3.2 动态带宽分配算法实现 | 第36-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移动云计算中基于SLA的动态带宽分配实现框架 | 第39-52页 |
4.1 基于SLA动态带宽分配框架概述 | 第39-43页 |
4.1.1 基于SLA实现框架结构 | 第39-40页 |
4.1.2 框架结构组件 | 第40-41页 |
4.1.3 WSLA规约语言简介 | 第41-43页 |
4.2 基于WSLA语言的动态带宽分配框架实现 | 第43-46页 |
4.2.1 相关定义 | 第43页 |
4.2.2 基于WSLA语言的相似性匹配模块实现 | 第43-45页 |
4.2.3 基于WSLA语言的动态带宽分配模块实现 | 第45-46页 |
4.3 基于SLA的相似性匹配算法 | 第46-50页 |
4.3.1 相似性匹配过程 | 第46-49页 |
4.3.2 相似性匹配算法实现 | 第49-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五章 基于CloudSim平台的仿真实验分析 | 第52-64页 |
5.1 实验仿真平台简介 | 第52-54页 |
5.1.1 CloudSim体系结构 | 第52-53页 |
5.1.2 CloudSim核心模拟框架 | 第53-54页 |
5.1.3 CloudSim技术实现 | 第54页 |
5.2 仿真实现过程 | 第54-58页 |
5.2.1 流程概述 | 第54-57页 |
5.2.2 算法实现 | 第57-58页 |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8-63页 |
5.3.1 带宽利用率分析 | 第59-60页 |
5.3.2 请求时延分析 | 第60-62页 |
5.3.3 系统吞吐量分析 | 第62-6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4-65页 |
6.2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录用的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