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立体视觉的双目匹配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7-13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7页
    1.2 计算机视觉理论概述第7-8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0页
        1.3.1 双目立体视觉发展现状第8-9页
        1.3.2 立体匹配研究现状第9-10页
    1.4 本文主要工作和组织结构第10-13页
2 立体视觉介绍第13-22页
    2.1 立体视觉基本概念第13页
    2.2 双目立体视觉基本原理第13-16页
        2.2.1 双目立体视觉基本模型第13-14页
        2.2.2 相机标定第14-15页
        2.2.3 图像校准第15-16页
    2.3 立体匹配的难点第16-18页
    2.4 立体匹配的基本约束第18-19页
    2.5 立体匹配步骤第19-21页
    2.6 本章小结第21-22页
3 局部立体匹配算法第22-38页
    3.1 局部立体匹配算法简介第22-23页
    3.2 基本局部立体匹配算法第23-30页
        3.2.1 固定窗口法第23-25页
        3.2.2 可移动窗口法第25-26页
        3.2.3 多窗口法第26-27页
        3.2.4 变化窗口法第27-28页
        3.2.5 自适应权重的方法第28-30页
    3.3 本章采用的局部立体匹配算法第30-37页
        3.3.1 代价计算第30-31页
        3.3.2 代价优化第31-34页
        3.3.3 代价聚合第34页
        3.3.4 视差图后期处理第34页
        3.3.5 本章算法实验结果第34-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4 基于图割的全局立体匹配算法研究第38-50页
    4.1 基于图割的理论第39-42页
        4.1.1 像素标号问题第39页
        4.1.2 能量函数第39-40页
        4.1.3 图的基本理论第40-41页
        4.1.4 图网络的构造第41-42页
    4.2 本章采用的基于图割的全局立体匹配算法第42-49页
        4.2.1 算法流程第42-43页
        4.2.2 DAISY描述符算子第43-44页
        4.2.3 改进的全局能量函数第44-46页
        4.2.4 实验结果第46-49页
    4.3 本章小结第49-50页
5 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全局立体匹配算法第50-59页
    5.1 本章算法流程第51页
    5.2 支撑点第51-52页
    5.3 算法贝叶斯模型第52-54页
    5.4 实验结果第54-57页
    5.5 本章小结第57-59页
6 实验第59-61页
7 结论和展望第61-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附录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宁波市镇海区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研究
下一篇:完善宁波市扁平化警务指挥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