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物基础科学论文--药物化学论文

基于N-烷基取代亚胺和β,γ-不饱和α-酮酸酯捕捉两性离子中间体的多组分串联反应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32页
    1.1 重氮化合物第11-13页
        1.1.1 重氮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分类第11-12页
        1.1.2 重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第12-13页
    1.2 金属卡宾第13-21页
        1.2.1 金属卡宾的形成和基本性质第13-15页
        1.2.2 金属卡宾的反应类型第15-21页
    1.3 多组分反应和多组分串联反应第21-28页
        1.3.1 多组分反应第21-23页
        1.3.2 多组分串联反应第23页
        1.3.3 用亲电试剂捕捉叶立德或两性离子中间体的多组分反应第23-28页
    1.5 交叉脱氢偶联简介第28-31页
    1.6 课题研究思路提出、设计与内容简介第31-32页
第二章 多组分串联反应合成四氢-β-咔啉衍生物第32-44页
    2.1 研究意义第32-33页
    2.2 研究背景第33-34页
    2.3 反应条件的筛选第34-37页
    2.4 反应底物的拓展和结构表征第37-41页
    2.5 四组分反应的研究第41页
    2.6 反应产物的脱保护基研究第41-42页
    2.7 反应机理的讨论第42-43页
    2.8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三章 非对映选择性可调控地高对映选择性地合成α,β-取代色胺衍生物第44-56页
    3.1 研究背景介绍第44-45页
    3.2 反应条件的优化第45-49页
    3.3 底物拓展和结构表征第49-51页
    3.4 三组分产物的衍生第51-53页
    3.5 反应机理的讨论第53-54页
    3.6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四章 多组分串联反应合成1,2,3,4-四氢环戊基吲哚衍生物第56-70页
    4.1 研究背景第56-59页
    4.2 反应条件的优化第59-63页
    4.3 底物的拓展和结构表征第63-66页
    4.4 反应机理的研究和讨论第66-69页
    4.5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五章 实验部分第70-148页
    5.1 实验仪器第70页
    5.2 溶剂和试剂第70页
    5.3 相应底物的合成第70-75页
        5.3.1 芳基重氮乙酸酯的一般制备方法第70-71页
        5.3.2 N-二苯甲基取代亚胺和N-苄基取代亚胺的制备方法第71页
        5.3.3 取代N-甲基吲哚的一般制备方法第71-72页
        5.3.4 β,γ-不饱和α-酮酸甲酯一般制备方法第72页
        5.3.5 原料核磁氢谱数据第72-75页
    5.4 培养单晶的方法第75页
    5.5 各章节的实验操作步骤及相关产物的分析数据第75-148页
        5.5.1 多组分串联反应合成四氢-β-咔啉衍生物第75-90页
        5.5.2 非对映选择性可调控地高对映选择性地合成α,β-取代色胺衍生物第90-98页
        5.5.3 多组分串联反应合成1,2,3,4-四氢环戊基[b]吲哚衍生物第98-148页
参考文献第148-154页
附录第154-155页
致谢第155页

论文共1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的法律问题研究--以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为视角
下一篇:新型碳与锰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