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物资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物资经济论文--中国论文--地方物资经济论文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评价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7页
        1.3.1 区域物流第13页
        1.3.2 区域物流系统协同发展第13-15页
        1.3.3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第15-16页
        1.3.4 国内外研究总结第16-17页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7-19页
        1.4.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4.2 研究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2章 协同发展评价方法研究第19-27页
    2.1 评价思路第19-20页
    2.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第20-24页
        2.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功能和原则第20页
        2.2.2 指标体系构建第20-23页
        2.2.3 指标标准化处理第23-24页
        2.2.4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第24页
    2.3 协同发展评价模型分析第24-27页
        2.3.1 确定系统序参量第25页
        2.3.2 子系统有序度模型第25-26页
        2.3.3 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第26-27页
第3章 成都市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实证分析第27-42页
    3.1 成都市区域物流的发展状况第27-29页
    3.2 成都市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第29-31页
        3.2.1 经济总体发展状况第29-30页
        3.2.2 产业结构第30-31页
    3.3 实证分析第31-41页
        3.3.1 数据来源第31-33页
        3.3.2 协同发展评价第33-38页
        3.3.3 敏感性分析第38-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4章 成都市区域物流与支柱产业协同发展实证分析第42-59页
    4.1 成都市支柱产业发展状况第42-46页
        4.1.1 总体发展第42-43页
        4.1.2 电子信息产业第43-45页
        4.1.3 机械产业第45-46页
    4.2 实证分析第46-58页
        4.2.1 成都市区域物流与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评价第46-52页
        4.2.2 成都市区域物流与机械产业协同发展评价第52-58页
    4.3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5章 成都市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对策第59-62页
    5.1 区域物流方面第59页
    5.2 区域经济方面第59-60页
    5.3 电子信息产业方面第60页
    5.4 机械产业方面第60-61页
    5.5 全局统筹第61-62页
结论第62-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项目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ndroid的移动学习系统研发
下一篇:建国初期重庆市区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50-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