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景德镇传统历史文化名城街区保护再现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9页 |
·选题背景 | 第7页 |
·选题意义 | 第7-8页 |
·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7-8页 |
·对城市街区保护与设计的实践指导意义 | 第8页 |
·研究范围、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 第8页 |
·本论文的结构概述 | 第8-9页 |
2 传统历史文化名城街区相关概念与未来发展 | 第9-13页 |
·历史文化名城街区的概念及其内涵 | 第9-10页 |
·历史文化名城街区的概念 | 第9页 |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涵 | 第9-10页 |
·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 | 第10页 |
·自然环境特色 | 第10页 |
·城市格局特色 | 第10页 |
·建筑风格和古城风貌特色 | 第10页 |
·城市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特色 | 第10页 |
·历史文化名城的分类 | 第10-11页 |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作用和意义 | 第11-13页 |
3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规划方法 | 第13-22页 |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规划的元素内容 | 第13-15页 |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规划的原则 | 第15页 |
·尊重历史实际的原则 | 第15页 |
·把握整体的原则 | 第15页 |
·平衡协调的原则 | 第15页 |
·统筹远近目标结合的原则 | 第15页 |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规划的方法模式 | 第15-19页 |
·桐乡“乌镇”的全保护式 | 第15-16页 |
·上海“新天地”存表去里的模式 | 第16-17页 |
·苏州“桐芳巷”的协调模式 | 第17页 |
·北京“南池子”的并存模式 | 第17页 |
·福州“三坊七巷”的破坏式模式 | 第17-18页 |
·小结 | 第18-19页 |
·国内外关于历史文化名城街区保护规划实例分析 | 第19-20页 |
·罗威尔街区案例分析 | 第19页 |
·我国毫州街巷保护规划案例分 | 第19-20页 |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街区保护与规划的成绩与现状 | 第20-21页 |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街区保护的必然性 | 第21-22页 |
4 以景德镇街区为例分析保护与规划设计 | 第22-39页 |
·研究背景 | 第22-23页 |
·景德镇的地理位置与周围环境 | 第22页 |
·景德镇的由来 | 第22-23页 |
·对景德镇城市街区现状调研分析 | 第23-30页 |
·了解景德镇的悠久历史及制瓷文化 | 第23-24页 |
·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价值 | 第24-25页 |
·景德镇街区街巷历史变革 | 第25-27页 |
·景德镇街区环境概况 | 第27-28页 |
·景德镇街区街巷存在问题 | 第28-30页 |
·景德镇街区的规划元素分析 | 第30-36页 |
·景德镇街区建筑构成分析 | 第30-34页 |
·景德镇街区景观构成分析 | 第34-35页 |
·景德镇街区的文化脉络分析 | 第35-36页 |
·对景德镇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模式思考 | 第36-39页 |
·以文化创意产业规划为主题的街区模式 | 第36-37页 |
·以旅游发展为主题的街区模式 | 第37页 |
·以商业发展为主题的街区模式 | 第37-39页 |
5 结论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附录 A | 第45-55页 |
附录 B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