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轻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

两种铝合金扭动微动磨损行为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2-26页
    1.1 微动摩擦学及其相关理论第12-17页
        1.1.1 微动的基本概念第12-13页
        1.1.2 磨损的基本概念第13页
        1.1.3 微动的运动模式第13-15页
        1.1.4 微动的影响因素第15-16页
        1.1.5 微动/滑动的判别第16-17页
    1.2 微动摩擦学发展进展以及微动磨损理论第17-21页
        1.2.1 微动摩擦学的发展历程第17页
        1.2.2 微动磨损理论第17-21页
    1.3 扭动微动磨损工程研究背景以及研究现状第21-24页
        1.3.1 扭动微动的工程应用第21-22页
        1.3.2 扭动微动研究现状第22-24页
    1.4 本文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第24-26页
        1.4.1 本文研究意义第24页
        1.4.2 本文研究内容第24-26页
第2章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第26-31页
    2.1 扭动微动实验装置第26-27页
    2.2 实验材料及其性能第27-28页
        2.2.1 对磨副球试样的选择第27-28页
        2.2.2 平面试样的制备第28页
    2.3 扭动微动实验参数的设定第28-29页
    2.4 实验微观分析方法第29-31页
        2.4.1 磨斑表面观察第29页
        2.4.2 SEM扫描电子显微镜第29页
        2.4.3 微动磨损各个区域化学成分分析第29-30页
        2.4.4 磨痕轮廓分析第30-31页
第3章 5083铝合金扭动微动磨损行为和损伤机理研究第31-44页
    3.1 摩擦扭矩-角位移幅值T-θ曲线第31-33页
    3.2 运行工况微动图的建立第33-35页
    3.3 摩擦扭矩时变曲线第35-38页
        3.3.1 角位移幅值的变化对摩擦扭矩值的影响第35-37页
        3.3.2 法向载荷对于摩擦扭矩值的影响第37-38页
    3.4 SEM磨斑形貌分析以及二维轮廓分析第38-41页
        3.4.1 部分滑移区第38-39页
        3.4.2 混合滑移区第39-40页
        3.4.3 完全滑移区第40-41页
    3.5 5083铝合金扭动微动条件下各个运行区域的摩擦耗散能第41-43页
    3.6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4章 7050铝合金扭动微动磨损行为研究第44-52页
    4.1 T-θ曲线第44-45页
    4.2 法向载荷对7050铝合金扭动微动磨损的影响第45-47页
    4.3 7050铝合金扭动微动特性磨损机制研究第47-50页
        4.3.1 磨斑SEM形貌分析第47-49页
        4.3.2 EDX能谱分析第49-50页
    4.4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5章 两种铝合金扭动微动性能的对比研究第52-60页
    5.1 T-θ曲线的对比第52-55页
    5.2 微观形貌来分析两种材料损伤特性的差异第55-57页
    5.3 材料运行工况微动图对比分析第57-58页
    5.4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结论第60-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吻合术长期随访研究
下一篇:IT与ISQ能反映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