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社会与环境论文--环境与发展论文

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评价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1-15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第12-15页
        1.2.1 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1.2.2 研究思路及路线第13-15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5-27页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5-20页
        2.1.1 生态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第15-17页
        2.1.2 国内外对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研究第17-20页
    2.2 相关概念第20页
        2.2.1 生态承载力第20页
        2.2.2 耦合协调度第20页
    2.3 相关理论第20-24页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0-22页
        2.3.2 环境承载力理论第22页
        2.3.3 协调发展理论第22页
        2.3.4 生态经济理论第22-23页
        2.3.5 生态文明理论第23页
        2.3.6 低碳经济理论第23-24页
    2.4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第24-27页
第3章 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第27-35页
    3.1 总体目标第27页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第27-28页
    3.3 区域生态环境系统的指标构建及综合评价第28-30页
        3.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8-29页
        3.3.2 评价方法及综合评价模型第29-30页
    3.4 社会经济系统的指标构建及综合评价第30-32页
    3.5 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耦和协调度的定量分析第32-35页
        3.5.1 耦合协调度的定量研究模型第32页
        3.5.2 耦和协调度的等级划分标准第32-35页
第4章 重庆市生态环境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评价研究第35-51页
    4.1 研究区概况第35-42页
        4.1.1 重庆市行政概况第35-37页
        4.1.2 重庆市生态环境概况第37-40页
        4.1.3 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第40-42页
    4.2 重庆市生态承载力的实证分析第42-44页
    4.3 五大功能区的生态环境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评价第44-47页
        4.3.1 五大功能区的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值第44页
        4.3.2 五大功能区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数的动态分析第44-47页
        4.3.3 五大功能区生态环境与经济耦合协调度分析第47页
    4.4 五大功能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第47-51页
        4.4.1 五大功能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47-49页
        4.4.2 五大功能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第49-51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1-53页
    5.1 主要结论第51-52页
    5.2 研究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感兴趣区的帕金森病伴快动眼睡眠障碍静息态功能连接研究
下一篇:非溶栓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