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文献综述 | 第7-15页 |
1.1 公/私我意识理论的发展 | 第7-9页 |
1.2 社会排斥的概念和研究范式 | 第9-10页 |
1.3 公/私我意识与负性情绪和社会排斥的关系 | 第10-13页 |
1.4 与公/私我意识相关的理论 | 第13-15页 |
2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2.1 问题提出 | 第15页 |
2.2 本研究的意义 | 第15-17页 |
3 研究一:高低公我意识个体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 | 第17-22页 |
3.1 目的 | 第17页 |
3.2 方法 | 第17-18页 |
3.3 结果 | 第18-20页 |
3.4 讨论 | 第20-22页 |
4 研究二:高低私我意识个体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 | 第22-25页 |
4.1 目的 | 第22页 |
4.2 方法 | 第22页 |
4.3 结果 | 第22-24页 |
4.4 讨论 | 第24-25页 |
5 研究三:社会排斥情境下,高低公我意识个体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 | 第25-29页 |
5.1 目的 | 第25页 |
5.2 方法 | 第25-27页 |
5.3 结果 | 第27-28页 |
5.4 讨论 | 第28-29页 |
6 研究四:社会排斥情境下,高低私我意识个体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 | 第29-32页 |
6.1 目的 | 第29页 |
6.2 方法 | 第29页 |
6.3 结果 | 第29-31页 |
6.4 讨论 | 第31-32页 |
7 总讨论与结论 | 第32-34页 |
7.1 高低公/私我意识个体对情绪面孔信息的注意偏向 | 第32页 |
7.2 高低公/私我意识对情绪体验的影响 | 第32-33页 |
7.3 结论和展望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9页 |
附录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