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电热工业、高温制品工业论文--人造超硬度材料的生产论文

硼碳化合物的力学,电子和热力学性质

内容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超硬材料概述第9-11页
    1.2 硼碳化合物的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富硼的硼碳化合物简介第11-13页
        1.2.2 富碳的硼碳化合物简介第13-15页
第二章 理论方法第15-35页
    2.1 第一性原理方法第15-21页
        2.1.1 概述第15-16页
        2.1.2 密度泛函理论第16-21页
    2.2 力学性质的计算第21-29页
        2.2.1 弹性常数理论计算第21-23页
        2.2.2 硬度的理论模型第23-26页
        2.2.3 晶体的力学各向异性第26-28页
        2.2.4 理想强度的计算第28-29页
    2.3 电子局域函数第29-30页
    2.4 热力学性质的计算模型第30-35页
第三章 硼碳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第35-45页
    3.1 计算方法第35-36页
    3.2 晶体结构第36-45页
第四章 硼碳化合物的力学性质第45-75页
    4.1 物态方程第45-48页
    4.2 弹性常数,弹性模量和硬度第48-54页
        4.2.1 弹性常数第48-50页
        4.2.2 弹性模量第50-52页
        4.2.3 硬度第52-54页
    4.3 各向异性第54-61页
    4.4 理想强度第61-72页
        4.4.1 BC_5的理想强度第62-64页
        4.4.2 BC_4的理想强度第64-67页
        4.4.3 BC_3的理想强度第67-69页
        4.4.4 BC_2的理想强度第69-70页
        4.4.5 BC的理想强度第70-72页
    4.5 总结第72-75页
第五章 硼碳化合物的电子性质第75-81页
    5.1 富碳的硼碳化合物的电子局域函数第75-80页
    5.2 总结第80-81页
第六章 高温高压下硼碳化合物的热力学性质第81-93页
    6.1 高温高压下BC_5热力学性质第82-85页
    6.2 高温高压下BC_3热力学性质第85-88页
    6.3 高温高压下BC热力学性质第88-91页
    6.4 总结第91-93页
第七章 结论第93-95页
    7.1 主要结论第93-94页
    7.2 研究展望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5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05-107页
致谢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球半干旱气候变化的观测研究
下一篇:开放量子系统动力学及束缚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