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围场县中湾子矿权区萤石矿预查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1.1.1 交通位置 | 第12-13页 |
1.1.2 国内外萤石矿概况 | 第13-14页 |
1.1.3 中湾子矿权区前人工作成果 | 第14页 |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3.3 工作量 | 第16-18页 |
2 中湾子矿权区地质特征 | 第18-22页 |
2.1 矿权区地质背景 | 第18-21页 |
2.1.1 区域地层 | 第18-19页 |
2.1.2 区域构造 | 第19-20页 |
2.1.3 区域岩浆岩 | 第20-21页 |
2.2 区域矿产 | 第21-22页 |
3 中湾子矿权区遥感解译 | 第22-34页 |
3.1 遥感解译原理 | 第22页 |
3.2 遥感地质解译标志 | 第22-23页 |
3.2.1 直接解译标志 | 第22-23页 |
3.2.2 间接解译标志 | 第23页 |
3.3 遥感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 第23-26页 |
3.3.1 遥感数据的获取 | 第23页 |
3.3.2 遥感数据的处理 | 第23-26页 |
3.4 遥感地质解译 | 第26-32页 |
3.4.1 中湾子矿权区地貌水系的解译 | 第26-28页 |
3.4.2 地层解译 | 第28-30页 |
3.4.3 构造解译 | 第30-32页 |
3.5 遥感地质解译小结 | 第32-34页 |
4 预查区地质特征 | 第34-56页 |
4.1 野外地质调查 | 第34-42页 |
4.1.1 地质图的修测 | 第34-36页 |
4.1.2 围岩蚀变 | 第36-38页 |
4.1.3 矿化蚀变带的厘定 | 第38-42页 |
4.2 钻孔探查 | 第42-51页 |
4.2.1 重点勘查区的确定 | 第42-43页 |
4.2.2 钻孔钻探成果 | 第43-51页 |
4.3 取样及化学分析 | 第51-56页 |
4.3.1 取样工作 | 第51-52页 |
4.3.2 样品化学分析 | 第52-56页 |
5 矿化特征分析 | 第56-70页 |
5.1 矿化蚀变带特征分析 | 第56-61页 |
5.1.1 I号矿化蚀变带 | 第56-59页 |
5.1.2 Ⅲ号矿化蚀变带 | 第59-60页 |
5.1.3 钼矿化特征 | 第60-61页 |
5.2 矿体特征分析 | 第61-65页 |
5.2.1 矿体圈定 | 第61-62页 |
5.2.2 矿体特征 | 第62-65页 |
5.3 矿石特征 | 第65-67页 |
5.3.1 萤石矿石特征 | 第65-66页 |
5.3.2 钼矿石特征 | 第66-67页 |
5.4 矿权区控矿因素分析 | 第67-70页 |
5.4.1 萤石矿控矿因素分析 | 第67-68页 |
5.4.2 钼矿控矿因素分析 | 第68-70页 |
6 矿体资源量估算 | 第70-74页 |
6.1 资源量类型的划分 | 第70页 |
6.2 资源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和依据 | 第70-71页 |
6.3 资源量估算参数的确定 | 第71-72页 |
6.4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 第72-74页 |
7 主要认识和存在问题及今后工作建议 | 第74-76页 |
7.1 主要认识 | 第74页 |
7.2 存在问题 | 第74-75页 |
7.3 今后工作建议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