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案情简介 | 第11-13页 |
二、民间借贷虚假诉讼的识别和认定 | 第13-24页 |
(一)民间借贷虚假诉讼的形式认定 | 第13-20页 |
1.民间借贷虚假诉讼的诉讼特征 | 第13-15页 |
2.民间借贷虚假诉讼识别点及模型分析 | 第15-18页 |
3.民间借贷虚假诉讼的构成条件 | 第18-20页 |
(二)民间借贷虚假诉讼的实质认定 | 第20-24页 |
1.民间借贷虚假诉讼主体之虚伪性 | 第20-21页 |
2.民间借贷虚假诉讼客体(传统理论之诉讼标的)之虚伪性 | 第21-22页 |
3.民间借贷虚假诉讼诉之声明之虚伪性 | 第22-24页 |
三、民间借贷虚假诉讼的危害 | 第24-29页 |
(一)民间借贷虚假诉讼的外在危害 | 第24-26页 |
(二)民间借贷虚假诉讼的内在危害 | 第26-29页 |
四、民间借贷虚假诉讼的救济及其再思考 | 第29-44页 |
(一)民间借贷虚假诉讼的民事救济 | 第29-41页 |
1.民事程序法救济 | 第29-37页 |
2.民事实体法救济——虚假诉讼受害人损害赔偿诉讼制度的引见 | 第37-41页 |
(二)民间借贷虚假诉讼的刑事救济——增设民事虚假诉讼罪的考量 | 第41-44页 |
1.刑事归罪之合理性及其质疑 | 第41-43页 |
2.增设虚假诉讼罪的立法操作初探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