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0-16页 |
1 祖国医学对于跟骨骨折的认识 | 第10页 |
2 现代医学对跟骨骨折的认识 | 第10-11页 |
3 跟骨骨折的机制 | 第11-12页 |
·剪切力导致骨折的机制 | 第11页 |
·压缩力导致骨折的机制 | 第11-12页 |
4 跟骨骨折分型 | 第12-13页 |
5 治疗方法 | 第13-15页 |
·非手术治疗的方法 | 第13页 |
·手术治疗 | 第13-15页 |
6 跟骨骨折的并发症 | 第15-16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16-28页 |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第16-22页 |
·病例来源 | 第16页 |
·一般资料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治疗方案 | 第19-21页 |
·疗效观察 | 第21-22页 |
·统计方法 | 第22页 |
2. 治疗结果 | 第22-23页 |
3 讨论 | 第23-27页 |
·手术治疗的意义 | 第23-24页 |
·撬拨复位法的优势 | 第24页 |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并发症的分析 | 第24-26页 |
·两种方法的疗效分析 | 第26页 |
·中医药的运用 | 第26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26-27页 |
4 结论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30-31页 |
附录一:两组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比较 | 第31-32页 |
附录二:两组在手术前后bohler’s测量结果比较 | 第32-33页 |
附录三:典型病例 | 第33-34页 |
附录四:Maryland详细评分表 | 第34-35页 |
附录五:Sanders分型示意图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