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城市政治机器的运行与存续--以坦幕尼厅为例(1860-1933)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一、绪论 | 第10-25页 |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选题背景 | 第10-12页 |
2、研究目的 | 第12页 |
(二) 研究对象与文献探讨 | 第12-20页 |
1、成为政治机器的坦幕尼厅 | 第12-15页 |
2、研究成果回顾 | 第15-20页 |
(三) 理论基础与框架设计 | 第20-25页 |
1、相关理论概要 | 第21-23页 |
2、行文章节安排 | 第23-25页 |
二、坦幕尼厅的组织与政治忠诚的实现 | 第25-38页 |
(一) 选区工作者与选民的侍从关系 | 第25-31页 |
1、侍从关系形成的基础 | 第25-27页 |
2、侍从关系下坦幕尼厅的“帮助” | 第27-31页 |
3、小结 | 第31页 |
(二) 政治机器对核心支持者的私人奖励 | 第31-38页 |
1、制度背景与坦幕尼厅的机会 | 第31-33页 |
2、坦幕尼厅分配的私人奖励 | 第33-35页 |
3、分配奖励的来源渠道 | 第35-37页 |
4、小结 | 第37-38页 |
三、坦幕尼厅与挑战者 | 第38-51页 |
(一) 洗去污名:1872年与1874年选战 | 第38-41页 |
(二) 弥合分裂:1878年与1880年选战 | 第41-43页 |
(三) 适应扩张:1894年与1897年选战 | 第43-47页 |
(四) 容纳改革者:1901年与1903年选举 | 第47-49页 |
(五) 小结 | 第49-51页 |
四、坦幕尼厅的消解 | 第51-61页 |
(一) 改革者及其主张 | 第51-54页 |
(二) 新世纪的需求与调试 | 第54-59页 |
(三) 小结 | 第59-61页 |
五、结语 | 第61-68页 |
(一) “选择人”理论对坦幕尼厅政治存续的解释 | 第61-63页 |
(二) 政治机器与政党、族群与阶级:更多的探讨 | 第63-68页 |
1、坦幕尼厅作为政治机器与政党的联系 | 第63-66页 |
2、坦幕尼厅移民为基础的族群政治转向 | 第66-68页 |
六、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