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8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MH-Ni 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2-13页 |
·钒基储氢合金的结构和钒氢反应规律 | 第13-16页 |
·钒基储氢合金的分类 | 第16-20页 |
·钛-钒-镍系合金 | 第16-17页 |
·钛-钒-铬系合金 | 第17-18页 |
·钛-钒-锰系合金 | 第18页 |
·钛-钒-铁系合金 | 第18-19页 |
·钛-钒-铬-铁系合金 | 第19-20页 |
·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 | 第20-22页 |
·感应熔炼法 | 第20-21页 |
·机械合金化法 | 第21页 |
·还原扩散法 | 第21页 |
·燃烧合成法 | 第21-22页 |
·提高钒基固溶体贮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途径 | 第22-26页 |
·预处理改善钒基固溶体合金吸放氢性能 | 第22-24页 |
·添加元素或元素取代改善钒基固溶体合金吸放氢性能 | 第24-25页 |
·合成多相合金和复合合金改善钒基固溶体合金吸放氢性能 | 第25-26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28-36页 |
·合金的成分设计及样品制备 | 第28-30页 |
·合金成分设计 | 第28页 |
·复合合金样品制备 | 第28-30页 |
·储氢合金的气体储氢性能测试 | 第30-32页 |
·P-C-T 测试 | 第30页 |
·P-C-T 曲线测试原理和方法 | 第30-32页 |
·储氢合金的相结构分析 | 第32页 |
·X 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32页 |
·合金微观组织及成份分析 | 第32页 |
·合金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2-35页 |
·合金氢化物电极的制备 | 第32页 |
·电化学测试装置 | 第32-33页 |
·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 | 第33-35页 |
·溶液中元素含量的测定 | 第35-36页 |
第三章 钒基合金+x(wt%)稀土A_2B_7 型合金复合电极材料的储氢性能研究 | 第36-41页 |
·TVB+x(wt%)A_2B_7 复合材料的储氢性能分析 | 第36-38页 |
·TVB+30(wt%)A_2B_7 复合合金的储氢热力学分析 | 第38-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TVB+x(wt%)A_2B_7 复合储氢合金的微观组织和电化学性能 | 第41-50页 |
·合金的微观组织与相结构 | 第41-44页 |
·电化学性能 | 第44-49页 |
·活化性能和放电行为 | 第44-45页 |
·电化学循环稳定性 | 第45-47页 |
·高倍率放电特性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制备工艺对TVB+30(wt%)A_2B_7 复合储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50-58页 |
·氢气保护下的TVB+30(wt%)A_2B_7 球磨复合材料的研究 | 第50-54页 |
·氢气保护下球磨复合产物的微观组织 | 第50-52页 |
·氢气保护下球磨复合产物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曲线 | 第52-53页 |
·球磨制备工艺的改进 | 第53-54页 |
·TVB+30(wt%)A_2B_7 复合材料退火处理研究 | 第54-57页 |
·微观组织结构 | 第54-55页 |
·电化学循环稳定性曲线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