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有色金属论文

湖南祁东县清水塘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形成机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引言第11-16页
    1.1 华南花岗岩及成矿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 选题依据第12-14页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及工作量统计第14-16页
        1.3.1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14页
        1.3.2 工作量表第14-16页
2. 区域地质背景第16-21页
    2.1 地层第16-17页
    2.2 构造第17-19页
    2.3 岩浆岩第19页
    2.4 地球物理特征第19-20页
    2.5 区域矿产第20-21页
3. 清水塘铅锌矿区地质概况及矿床地质特征第21-28页
    3.1 清水塘铅锌矿区地质概况第21-24页
        3.1.1 地层第21-23页
        3.1.2 构造第23-24页
        3.1.3 岩浆岩第24页
    3.2 清水塘铅锌矿床地质特征第24-28页
        3.2.1 矿体地质特征第24-27页
        3.2.2 围岩蚀变第27-28页
4. 周家岭花岗岩岩体第28-41页
    4.1 地质和岩相学特征第28页
    4.2 样品及分析方法第28-30页
    4.3 分析结果第30-37页
        4.3.1 岩石化学第30-33页
        4.3.2 锆石U-Pb定年第33-36页
        4.3.3 锆石原位Hf同位素第36-37页
    4.4 讨论第37-40页
        4.4.1 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第37-38页
        4.4.2 形成环境和源区性质第38-40页
    4.5 小结第40-41页
5. 流体包裹体研究第41-53页
    5.1 样品及分析方法第41-42页
    5.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第42-45页
    5.3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第45-46页
    5.4 成矿流体密度第46-49页
    5.5 成矿流体压力及深度第49-50页
    5.6 流体包裹体拉曼探针分析第50页
    5.7 流体演化与成矿第50-52页
    5.8 小结第52-53页
6. 同位素研究第53-62页
    6.1 样品及分析方法第53-54页
    6.2 分析结果第54-58页
    6.3 同位素示踪第58-61页
        6.3.1 硫同位素示踪第58-59页
        6.3.2 铅同位素示踪第59-60页
        6.3.3 氢、氧同位素示踪第60页
        6.3.4 碳、氧同位素示踪第60-61页
    6.4 小结第61-62页
7. 讨论第62-66页
    7.1 控矿因素分析第62-63页
    7.2 矿床成因探讨第63-66页
结论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Refrences第68-77页
攻硕期间完成科研项目和成果第77-78页
附图第78-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新世纪诗歌的古典主义倾向
下一篇:基于位置与形状建模的视觉媒体语义分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