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发电厂论文--核电厂(核电站)论文

自动降压系统截止阀的设计与分析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1 绪论第8-12页
    1.1 背景与意义第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1页
        1.2.1 阀门介绍第8-9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9页
        1.2.3 国内研究现状第9-10页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0-11页
    1.3 研究内容第11-12页
2 自动降压系统截止阀的设计要求及方案第12-21页
    2.1 设计标准及规范第12页
    2.2 设计功能及参数第12-13页
    2.3 技术难点第13-14页
    2.4 结构方案第14-16页
        2.4.1 体盖连接部位结构第14页
        2.4.2 浮动预紧填料结构第14-15页
        2.4.3 阀瓣结构第15-16页
    2.5 介质流向第16-17页
    2.6 主承压件材料第17-18页
    2.7 装配图第18-20页
    2.8 本章小结第20-21页
3 承压边界完整性分析第21-55页
    3.1 基本参数计算第21页
    3.2 密封比压计算第21-23页
    3.3 阀体的一般分析第23-24页
        3.3.1 阀体壁厚的一般要求第23页
        3.3.2 表中未列的额定压力阀门的最小壁厚第23-24页
    3.4 阀体一次和二次应力限制第24-30页
        3.4.1 内压引起的一次薄膜应力第24-25页
        3.4.2 二次应力第25-30页
        3.4.3 疲劳要求第30页
    3.5 循环应力计算第30-37页
    3.6 阀体A、B、C和D级使用限制第37-41页
        3.6.1 阀体的A级使用限制第38-40页
        3.6.2 阀体的B级使用限制第40页
        3.6.3 阀体的C级使用限制第40页
        3.6.4 阀体的D级使用限制第40-41页
    3.7 阀体和阀盖连接第41-48页
        3.7.1 螺栓载荷及螺栓面积第41-43页
        3.7.2 法兰应力分析计算第43-46页
        3.7.3 螺栓的B级、C级和D级使用限制第46-48页
    3.8 阀杆分析第48-51页
        3.8.1 阀杆轴向力计算第48-49页
        3.8.2 阀杆的总扭矩计算第49-50页
        3.8.3 阀杆应力校核第50-51页
    3.9 阀瓣分析第51-54页
        3.9.1 大阀瓣应力分析第52-53页
        3.9.2 小阀瓣应力分析第53-54页
    3.10 本章小结第54-55页
4 流量特性及抗震特性分析第55-81页
    4.1. 两相流工况下排放能力的分析第55-63页
        4.1.1 数值分析模型的建立及其理论基础第55页
        4.1.2 阀门网格模型的建立第55-56页
        4.1.3 数值模拟控制方程与离散方法第56-57页
        4.1.4 模型建立第57-59页
        4.1.5 计算与分析第59-62页
        4.1.6 结论第62-63页
    4.2. 两种内件结构对流动阻力的影响分析第63-68页
        4.2.1 两种内件结构第63页
        4.2.2 阀门网格模型的建立第63-64页
        4.2.3 数值模拟控制方程与离散方法第64-65页
        4.2.4 模型建立第65页
        4.2.5 计算与分析第65-68页
        4.2.6 结论第68页
    4.3 抗震特性分析第68-80页
        4.3.1 计算载荷第68-69页
        4.3.2 模态分析第69-70页
        4.3.3 阀体在地震下的应力第70-71页
        4.3.4 阀体在自重下的应力第71页
        4.3.5 计算与评定第71-80页
        4.3.6 结论第80页
    4.4 本章小结第80-81页
5 自动降压系统截止阀的验证试验第81-89页
    5.1 常规性能试验第81-82页
        5.1.1 试验目的第81页
        5.1.2 试验台架、仪器及仪表第81页
        5.1.3 试验过程第81-82页
        5.1.4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82页
    5.2 流量试验第82-84页
        5.2.1 试验目的第82-83页
        5.2.2 试验装置简图第83页
        5.2.3 试验过程第83页
        5.2.4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83-84页
    5.3 抗震试验第84-86页
        5.3.1 试验目的第84页
        5.3.2 试验简图第84页
        5.3.3 试验过程第84-85页
        5.3.4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85-86页
    5.4 冷热寿命试验第86-88页
        5.4.1 试验目的第86页
        5.4.2 试验装置简图第86-87页
        5.4.3 试验过程第87页
        5.4.4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87-88页
    5.5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结论第89-91页
参考文献第91-93页
致谢第93-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机床用永磁同步直线电机设计与分析
下一篇:3KW馈能型电力电子负载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