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参苓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系统评价及临床观察

提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9页
第一部分 参苓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系统评价第9-21页
    1.研究背景第9页
    2.研究目的第9页
    3.资料与方法第9-10页
        3.1 文献检索第9页
        3.2 纳入标准第9页
        3.3 排除标准第9-10页
        3.4 结局指标第10页
        3.5 文献质量评价标准第10页
        3.6 统计学方法第10页
    4 结果第10-20页
        4.1 研究的特征与质量第10-13页
        4.2 疗效评价第13-18页
        4.3 安全性分析第18页
        4.4 敏感性分析第18-19页
        4.5 倒漏斗图分析第19-20页
    5 讨论第20-21页
    6.结论第21页
第二部分 参苓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第21-31页
    1 病例来源第21页
    2.诊断标准第21-23页
        2.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罗马Ⅲ IBS诊断标准第21页
        2.2 中医诊断标准第21-23页
    3.病例选择第23页
        3.1 纳入标准第23页
        3.2 排除标准第23页
        3.3 脱落标准第23页
    4.一般资料第23-24页
        4.1 系统体检及辅助检查第24页
    5 研究方法第24-25页
        5.1 治疗方法第24页
        5.2 观察指标第24页
        5.3 疗效评定第24-25页
    6 统计学处理方法第25页
    7 治疗结果第25-26页
    8 安全性评价第26页
    9 讨论第26-30页
        9.1 西医对IBS的认识及治疗第26-27页
        9.2 IBS的中医病名归属第27页
        9.3 IBS的病因病机第27-28页
        9.4 中医典籍对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第28页
        9.5 方药分析第28-29页
        9.6 现代药理研究第29页
        9.7 参苓白术散疗效机理机制探讨第29-30页
        9.8 本研究疗效分析第30页
    10 预防调护第30-31页
结语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35页
综述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第35-42页
    参考文献第39-42页
附录第42-43页
致谢第43-44页
发表论文第44-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益气养血安神方治疗气血亏虚型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发病及中医证型与患者抑郁状态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