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10页 |
| Abstract | 第10-17页 |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8-20页 |
| 前言 | 第20-21页 |
| 论文一 乌梅丸方证研究乌梅丸方证解析 | 第21-31页 |
| 1 乌梅丸方证解析 | 第21-25页 |
| 1.1 方药组成 | 第21-22页 |
| 1.2 效用与主治研究 | 第22-25页 |
| 2 乌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选方依据 | 第25-30页 |
| 2.1 方证(病)相应 | 第25-26页 |
| 2.2 临床试验及实验研究 | 第26-27页 |
| 2.3 乌梅丸所治厥阴病及其误下之后下利证与 UC 下利证证候异中有同 | 第27-28页 |
| 2.4 乌梅丸预防 UC 复发的机制可能在于调和肝脾(胃) | 第28-30页 |
| 小结 | 第30-31页 |
| 论文二 乌梅丸及其拆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 第31-4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2-35页 |
| 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 | 第35-40页 |
| 讨论 | 第40-45页 |
| 小结 | 第45-46页 |
| 论文三 乌梅丸及其拆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LR9/MyD88/NF-κBp65信号通路的影响 | 第46-5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7-48页 |
| 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 | 第48-51页 |
| 讨论 | 第51-54页 |
| 小结 | 第54-55页 |
| 论文四 乌梅丸及其拆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IL-6/JAK/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 | 第55-6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6-59页 |
| 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 | 第59-63页 |
| 讨论 | 第63-67页 |
| 小结 | 第67-68页 |
| 结论 | 第68-69页 |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 综述 | 第76-11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1-110页 |
| 个人简介 | 第110-111页 |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第111-112页 |
| 致谢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