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天然草地生态风险评价和预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7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生态风险评价概述 | 第9-10页 |
·生态风险评价的研究进展 | 第10-17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3S技术在生态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7-22页 |
·甘南州概况 | 第17-18页 |
·甘南各地区概况 | 第18-20页 |
·甘南草地类型 | 第20-22页 |
第三章 草地分类 | 第22-33页 |
·草地分类 | 第22-23页 |
·草地分类参数 | 第23-26页 |
·植被指数 | 第23-25页 |
·数字高程模型DEM | 第25-26页 |
·非监督分类 | 第26-30页 |
·分类精度分析 | 第30-31页 |
·不同地物的植被指数年动态分析 | 第31-33页 |
第四章 草地生态风险评价 | 第33-48页 |
·受体分析 | 第34页 |
·终点分析 | 第34-39页 |
·垂直植被指数PVI | 第35-39页 |
·草地地上生物量 | 第39页 |
·风险源和暴露分析 | 第39-45页 |
·放牧超载率 | 第40-41页 |
·城市化 | 第41页 |
·温度和降水的极度变化 | 第41-42页 |
·雪灾 | 第42-43页 |
·水土流失 | 第43-45页 |
·生态风险的综合评价 | 第45-48页 |
·综合生态风险强度 | 第45-47页 |
·综合生态风险强度与生态终点的相关性分析 | 第47-48页 |
第五章 生态风险预测 | 第48-51页 |
·灰色理论 | 第48页 |
·预测过程 | 第48-49页 |
·预测结果 | 第49-51页 |
第六章 结果与讨论 | 第51-57页 |
·草地类型分类 | 第51-52页 |
·生态终点 | 第52-53页 |
·风险源 | 第53页 |
·综合生态风险评价 | 第53-56页 |
·灰度预测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6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录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