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10-12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框架 | 第11-12页 |
1.3 研究的贡献和不足 | 第12页 |
1.3.1 研究贡献 | 第12页 |
1.3.2 研究不足 | 第12页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1.4.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4.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第2章 定向增发理论基础、发展过程与市场特征 | 第19-26页 |
2.1 定向增发相关基础理论 | 第19-21页 |
2.1.1 定向增发的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2.1.2 定向增发的理论依据 | 第20-21页 |
2.2 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发展过程的简要回顾 | 第21页 |
2.3 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模式和市场特征 | 第21-26页 |
2.3.1 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模式 | 第21-22页 |
2.3.2 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市场特征 | 第22-26页 |
第3章 贤成矿业2011定向增发破发的成因分析 | 第26-35页 |
3.1 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 第26页 |
3.2 贤成矿业2011年定向增发破发现象概述 | 第26-27页 |
3.3 贤成矿业2011年定向增发破发外部原因分析 | 第27-29页 |
3.3.1 贤成矿业2011年定向增发受行业影响 | 第27页 |
3.3.2 2011 年定向增发受大环境影响 | 第27-29页 |
3.4 贤成矿业2011年定向增发破发内部原因分析 | 第29-35页 |
3.4.1 大股东一家独大,企业无法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大股东行为 | 第29-30页 |
3.4.2 企业优质资产被贱卖,企业生产力竞争力大幅下降 | 第30页 |
3.4.3 多次关联交易,变相掏空,股东大额减持股票 | 第30-31页 |
3.4.4 09 年度定向增发涉嫌欺诈,公司财产大幅度冻结、缺乏信誉 | 第31-35页 |
第4章 贤成矿业2011年定向增发经济后果分析 | 第35-44页 |
4.1 公司经营业绩长期不佳,多数重要子公司状况堪忧 | 第35-36页 |
4.2 企业财务负担加重,公司发展大受影响 | 第36-37页 |
4.3 公司偿债能力不佳,资金周转极度困难 | 第37-42页 |
4.4 中小股东利益受损,纷纷抛售公司股票 | 第42-43页 |
4.5 企业高管失去信心,日后发展大受影响 | 第43-44页 |
第5章 结论与政策性建议 | 第44-47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4-45页 |
5.2 政策性建议 | 第45-47页 |
5.2.1 优化股权结构,实现内部制衡 | 第45页 |
5.2.2 加强外部监管力度,大幅提高上市公司的违规成本 | 第45-46页 |
5.2.3 加大信息披露力度,提高大股东减持行为的计划性和透明度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