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图目录 | 第7-9页 |
| 表目录 | 第9-10页 |
| 1 绪论 | 第10-16页 |
|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0-14页 |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0-11页 |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1-14页 |
|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4-15页 |
|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本文的不足和创新点 | 第15页 |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 2 循环农业的基本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 ·“循环”的含义和方式 | 第16-17页 |
| ·循环农业的概念及特征 | 第17-18页 |
| ·循环农业的原则 | 第18-19页 |
| ·发展循环农业的条件 | 第19-21页 |
| ·发展循环农业的生态条件 | 第19-20页 |
| ·发展循环农业的社会条件 | 第20-21页 |
| 3 甘肃省循环农业模式的技术形态 | 第21-28页 |
| ·传统循环农业模式 | 第21页 |
| ·现代循环农业模式 | 第21-28页 |
| ·农业废弃物价值化模式 | 第21-23页 |
| ·种养结合产业链延伸再循环模式 | 第23-25页 |
| ·能源综合利用循环农业模式 | 第25-26页 |
| ·农业生态园循环模式 | 第26-28页 |
| 4 甘肃省循环农业的三层级实证分析 | 第28-49页 |
| ·循环农业的三层级分析方法 | 第28页 |
| ·农户层循环农业模式 | 第28-35页 |
| ·企业层循环农业模式 | 第35-40页 |
| ·地区层循环农业模式 | 第40-49页 |
| 5 结论及讨论 | 第49-51页 |
| ·结论 | 第49-50页 |
| ·三层级研究方法分析循环农业多元复杂结构的适用性 | 第49页 |
| ·农户循环农业是循环农业的微观基础模式 | 第49页 |
| ·农企合作循环农业模式及企业集群循环农业模式具有较强的技术经济优势 | 第49页 |
| ·扩展农业地域性产业链成为区域循环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 | 第49-50页 |
| ·讨论 | 第50-51页 |
| ·整体研究区域循环农业模式的复杂性及多样化路径 | 第50页 |
| ·仓储带动物流成为循环农业价值增值有效途径 | 第50-51页 |
| 6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1-52页 |
| ·循环农业产业链上物流、能流与价值流的复合研究 | 第51页 |
| ·循环农业的结构的地区整合方式方法 | 第51页 |
| ·三层级循环农业研究方法的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 第51页 |
| ·应用熵定律对研究传统循环农业向现代循环农业转型的动力学机制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 附录 | 第57-59页 |
| 个人简介 | 第59-60页 |
| 导师简介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