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感觉与知觉论文

团体辅导对高一新生孤独感的干预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前言第11-12页
2 文献综述第12-20页
    2.1 孤独感的研究综述第12-18页
        2.1.1 孤独感的概念第12页
        2.1.2 孤独感的理论第12-13页
        2.1.3 孤独感的分类第13-15页
        2.1.4 孤独感的测量第15-16页
        2.1.5 中学生孤独感的现状分析第16-17页
        2.1.6 孤独感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综述第17页
        2.1.7 孤独感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综述第17-18页
    2.2 团体辅导文献综述第18-20页
        2.2.1 团体辅导的综述第18-19页
        2.2.2 团体辅导对中学生孤独感心理的干预研究第19-20页
3 研究一:高一新生孤独感现状分析及其与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第20-25页
    3.1 研究目的第20页
    3.2 研究意义第20页
        3.2.1 理论意义第20页
        3.2.2 实践意义第20页
    3.3 研究假设第20-21页
    3.4 被试第21页
    3.5 研究工具第21页
    3.6 结果与分析第21-23页
        3.6.1 高一新生孤独感现状研究第21-22页
        3.6.2 孤独感与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的相关及回归分析第22-23页
    3.7 讨论第23-25页
4 研究二:团体心理辅导对高一新生孤独感的干预研究第25-40页
    4.1 研究目的第25页
    4.2 研究意义第25页
    4.3 研究对象第25页
    4.4 研究方法第25-27页
        4.4.1 实验设计第25-26页
        4.4.2 实验变量第26页
        4.4.3 实验过程第26-27页
    4.5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及合理性评估第27-28页
        4.5.1 团体辅导方案第27页
        4.5.2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合理性评估第27-28页
        4.5.3 团体心理辅导效果评估工具第28页
    4.6 团体辅导干预过程简述第28-34页
        4.6.1 团体辅导过程第28-33页
        4.6.2 团体辅导活动反馈第33-34页
    4.7 结果与分析第34-40页
        4.7.1 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前测差异第34-35页
        4.7.2 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后测差异第35-36页
        4.7.3 实验组团体辅导的前后测差异第36-37页
        4.7.4 控制组的前后测差异第37页
        4.7.5 讨论第37-40页
5 本研究的不足第40-41页
    5.1 研究结果的推广性有待进一步探究第40页
    5.2 实验组和对照组后测差异不显著第40页
    5.3 干预时间短暂且干预力量单一第40-41页
6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附录第45-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功能化石墨烯为模板仿生矿物材料的可控构筑及载药研究
下一篇:基于纳米级动态载荷测试技术的薄膜力学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