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放射性元素论文--铀论文

贵州省南加地区铀矿构造控矿规律及成矿预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引言第10-18页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第10-14页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4-16页
        1.2.1 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2 存在的问题第15-16页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6-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页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6-17页
    1.4 完成的工作量第17-18页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18-34页
    2.1 大地构造背景第18页
    2.2 区域地层第18-22页
        2.2.1 四堡群地层第19-20页
        2.2.2 下江群地层第20-21页
        2.2.3 区域各时代地层岩性放射性强度第21-22页
    2.3 区域岩浆岩第22-26页
        2.3.1 花岗岩第22-25页
        2.3.2 超基性侵入岩第25页
        2.3.3 基性侵入岩第25页
        2.3.4 花岗岩脉第25页
        2.3.5 区域岩浆岩放射性强度第25-26页
    2.4 区域混合岩第26-27页
    2.5 区域构造第27-33页
        2.5.1 北东向断层带第28-29页
        2.5.2 北西向断层带第29-30页
        2.5.3 近东西向断层第30-31页
        2.5.4 北东向韧性剪切带第31-32页
        2.5.5 顺层剪切带第32-33页
    2.6 区域矿产特征第33-34页
第3章 矿区地质特征第34-52页
    3.1 矿区地层第34-36页
    3.2 矿区岩浆岩第36-39页
        3.2.1 花岗岩第36-38页
        3.2.2 基性岩第38-39页
    3.3 矿区构造第39-42页
        3.3.1 北西向断层第39-42页
        3.3.2 北东向断层第42页
        3.3.3 近东西向断层第42页
    3.4 矿区放射性异常特征第42-45页
        3.4.1 含矿岩性分析第43页
        3.4.2 伽玛异常分布特征第43-45页
    3.5 矿体(化)特征第45-52页
        3.5.1 矿体形态、产状及规模第45-48页
        3.5.2 矿石类型、结构、构造第48-49页
        3.5.3 矿石物质组成第49-51页
        3.5.4 围岩蚀变特征第51-52页
第4章 构造控矿规律第52-65页
    4.1 区域构造作用与铀成矿的关系第52-53页
    4.2 控矿构造分析第53-61页
        4.2.1 控矿构造特征第53-56页
        4.2.2 控矿构造与矿化体特征的关系第56-61页
    4.3 构造活动及成矿期第61-62页
    4.4 放射性伽玛强度与构造的关系第62-63页
    4.5 构造控矿模式第63-65页
第5章 成矿预测第65-70页
    5.1 成矿有利因素分析第65-66页
    5.2 找矿标志第66-67页
        5.2.1 直接找矿标志第66页
        5.2.2 间接找矿标志第66-67页
    5.3 找矿方向分析第67-68页
    5.4 找矿靶区预测第68-70页
        5.4.1 一级找矿靶第68-69页
        5.4.2 二级找矿靶区第69-70页
结论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维有序介孔碳—溶菌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消毒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的生物油/柴油燃料体系的微乳化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