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9-33页 |
1.1 引言 | 第19-2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9-20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9页 |
1.2.1 氮素利用率及其测定方法 | 第21-22页 |
1.2.2 氮素损失研究 | 第22-26页 |
1.2.3 提高氮素利用率的措施研究 | 第26-29页 |
1.3 氮肥投入与毛竹林经营中的突出问题 | 第29页 |
1.4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29-30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31页 |
1.6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第31-33页 |
第二章 毛竹林氮素去向研究 | 第33-63页 |
2.1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34-40页 |
2.1.1 研究区概况 | 第34页 |
2.1.2 试验设计 | 第34-36页 |
2.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第36-39页 |
2.1.4 数据处理 | 第39-40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40-62页 |
2.2.1 竹株吸收利用 | 第40-43页 |
2.2.2 土壤残留 | 第43-45页 |
2.2.3 氨挥发损失 | 第45-49页 |
2.2.4 径流损失 | 第49-55页 |
2.2.5 淋溶损失 | 第55-60页 |
2.2.6 硝化反硝化损失 | 第60页 |
2.2.7 氮素去向比较 | 第60-62页 |
2.3 小结 | 第62-63页 |
第三章 毛竹氮素吸收规律研究 | 第63-88页 |
3.1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63-64页 |
3.1.1 研究区概况 | 第63页 |
3.1.2 试验设计 | 第63-64页 |
3.1.3 样品采集 | 第64页 |
3.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64页 |
3.1.5 数据处理 | 第64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64-86页 |
3.2.1 毛竹氮素吸收与分配规律 | 第64-68页 |
3.2.2 毛竹氮素吸收的根系效应 | 第68-75页 |
3.2.3 毛竹氮素吸收的根层效应 | 第75-81页 |
3.2.4 毛竹氮素吸收的年龄效应 | 第81-86页 |
3.3 小结 | 第86-88页 |
第四章 毛竹氮素利用的关键土壤环境因子研究 | 第88-113页 |
4.1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88-90页 |
4.1.1 研究区概况 | 第88页 |
4.1.2 试验设计 | 第88页 |
4.1.3 样品采集 | 第88-89页 |
4.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89-90页 |
4.1.5 数据处理 | 第90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90-111页 |
4.2.1 影响毛竹氮素利用的土壤环境因子指标库构建 | 第90-98页 |
4.2.2 毛竹林土壤环境因子时空变化规律 | 第98-105页 |
4.2.3 影响氮素利用率的关键环境因子筛选 | 第105-111页 |
4.3 小结 | 第111-11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113-119页 |
5.1 结论 | 第113-115页 |
5.2 讨论 | 第115-117页 |
5.3 展望 | 第117-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32页 |
附录 | 第132-144页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第144-145页 |
致谢 | 第145-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