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支持下的城镇周边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与分析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1.3.1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3.2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3.3 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 | 第20-29页 |
2.1 基本农田相关概念和功能 | 第20-23页 |
2.1.1 相关概念 | 第20-21页 |
2.1.2 基本农田功能 | 第21-23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23-27页 |
2.2.1 区位理论 | 第23页 |
2.2.2 空间规划理论 | 第23-24页 |
2.2.3 基本农田保护理论 | 第24-25页 |
2.2.4 人地关系理论 | 第25页 |
2.2.5 GIS空间分析理论 | 第25-27页 |
2.2.6 博弈理论 | 第27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27-29页 |
2.3.1 文献研究法 | 第27-28页 |
2.3.2 GIS分析法 | 第28页 |
2.3.3 交叉学科研究法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城镇周边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博弈分析 | 第29-36页 |
3.1 博弈理论应用分析概述 | 第29页 |
3.2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博弈模型 | 第29-31页 |
3.2.1 构建博弈模型 | 第29-30页 |
3.2.2 博弈模型结果分析 | 第30-31页 |
3.3 地方政府和农民的博弈模型 | 第31-34页 |
3.3.1 构建博弈模型 | 第32页 |
3.3.2 博弈模型结果分析 | 第32-34页 |
3.4 现行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的博弈分析 | 第34-35页 |
3.5 建议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城镇周边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与分析 | 第36-80页 |
4.1 研究区概况 | 第36-41页 |
4.1.1 研究区自然资源情况 | 第36-37页 |
4.1.2 社会经济状况 | 第37-38页 |
4.1.3 城镇周边土地利用管理现状 | 第38-41页 |
4.1.4 镇雄县基本农田保护现状 | 第41页 |
4.2 划定方法与要求 | 第41-45页 |
4.2.1 划定方法 | 第41-43页 |
4.2.2 划定要求 | 第43-45页 |
4.3 划定任务确定 | 第45-48页 |
4.3.1 基础数据资料收集与分析 | 第45-46页 |
4.3.2 镇雄县城镇周边范围确定 | 第46-47页 |
4.3.3 提取划定任务图斑 | 第47-48页 |
4.4 GIS支持下的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 | 第48-69页 |
4.4.1 研究区DEM建立及坡度图生成 | 第48-51页 |
4.4.2 未划入基本农田分析 | 第51-57页 |
4.4.3 原有基本农田分析 | 第57-59页 |
4.4.4 划定任务分析 | 第59-61页 |
4.4.5 核实举证材料范围确定 | 第61-62页 |
4.4.6 未划基本农田管制区图斑提取 | 第62-63页 |
4.4.7 未划入基本农田核实举证 | 第63-67页 |
4.4.8 提取新划入永久性基本农田图斑 | 第67-69页 |
4.5 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结果与博弈分析 | 第69-78页 |
4.5.1 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结果分析 | 第69-72页 |
4.5.2 划定成果评价 | 第72-77页 |
4.5.3 博弈分析 | 第77-78页 |
4.6 建议 | 第78-8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5.1 结论 | 第80-81页 |
5.2 展望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87页 |